港大:全球城市绿地规划配置失衡 居民受惠绿化存不公平差异
2022-08-22 11:12
香港大学遥感和地球科学的学者,与清华大学和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多个卫星遥感数据库的数据,分析全球1,028个城市的绿地覆盖率,以及这些地方的居民接触绿化地段的机会和程度(即研究所指的「绿地暴露水平」),发现全球已发展城市与发展中的城市,其「城市绿地暴露」存在显著的不公平性差异。
团队综合利用全球10米地表覆盖分类、人口密度分布、城市边界和哨兵二号光学遥感卫星等多套遥感数据,通过建构城市居民接触绿化地段的机会和程度模型,估算2020年全球国家、州、郡、城市等不同地域的居民接触绿化地段水平。团队把已发展的城市划为「全球北方城市」,把发展中的城市划为「全球南方城市」,然后将南北城市作深入比对。
结果显示,发展中城市居民接触绿化地段的机会和程度(「绿地暴露水平」),仅为已发展城市的三分一,但发展中城市的环境不公平性却是已发展城市的两倍,当中亦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变化。尽管发展中地区的城市化程度低,其居民接触绿化地段的机会却不如已发展地区。分析发现,当中的差异主要与城市绿地景观差异有关,22%的绿地暴露不公平差异与绿地的直接供给数量有关,而53%的差异则与绿地供给及其空间配置的联合效应有关。
论文主要学者、港大建筑学院园境建筑学部助理教授陈斌指,研究结果对全球城市在绿地规划、绿化工程的政策制定和效益评估有重要启示。研究首次以全球视野,揭示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在已发展城市与发展中的城市,其绿化地段资源短缺和不均衡的现状。陈补充说,绿地暴露的不公平,潜在会影响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和健康的不公平,极需强化城市绿化政策,缓解城市环境不公平差异,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特别是针对发展中国家城市的绿地供给。
团队采用绿地暴露作爲度量指标,把人们使用绿地的情况纳入考虑因素,较以往以绿地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等指标来衡量一个地区绿化的基本状况,更能客观衡量人与绿地之间的互动关系,反映环境公平性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精神。数据显示,全球1,000多个涵盖的城市,其绿地暴露水平普遍低于绿地覆盖率,若以绿地覆盖率作为持续发展的指标,未必能有效反映对城市居民的环境公平性。举例说新加坡及香港的绿地覆盖率达84%及70%,绿地暴露水平仅为55%及35%;巴黎及北京的城区绿地覆盖率为52%及34%,绿地暴露水平仅为38%及28%。情况较理想是亚特兰大,绿地覆盖率及绿地暴露水平分别为76.92%及77.12%。
团队成员、港大建筑学院院长、城市规划与发展经济学讲席教授Chris Webster说,研究结果显示,绿地供应及其空间配置是造成城市绿地暴露不公平差异的两个主要因素。这发现需要政府决策者、城市规划师和景观设计师们共同行动、推动绿色地段供求平衡和布局优化,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公平包容的城市绿地环境。
港大地理系、地球科学系全球可持续发展讲席教授、港大副校长(学术发展)宫鹏认爲,研究结果为在全球城市化背景下人们享受绿地暴露机会水平及其差异,提供一个全面的认识,并认爲利用卫星多源遥感观测促进城市发展,将是未来研究发展的大趋势。宫鹏续指,以今次研究为契机,正在利用遥感和社会大数据开展和推动城市环境变化监测、环境暴露差异和公平性量化等相关领域的系列研究,尤其是协助快速发展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宫透露,港大正在成立一个围绕城市系统科学的研究中心:城市系统研究院,未来会积极投入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实践,支持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立即下载|全新《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