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回购中国业务遭围攻 10大中国快餐品牌崛起 凭性价比完胜外资
2023-11-23 14:24
外国快餐品牌一度风靡内地,其中快餐巨头麦当劳近日更向凯雷集团收购麦当劳中港业务股权,令持股比例增至48%,更有传凯雷在6年间回报率高达6.7倍。现时内地已成麦当劳全球的第二大市场,餐厅数量超过5,500间。
不过,麦当劳在内地快速发展的同时,肯德基、必胜客及赛百味(SUBWAY)等发展却明显出现颓势,并不断传出利润下滑、股价大跌及关店等消息。不少内地网友戏称这些快餐品牌已进入「中年危机」,亦有指好几年都没有吃过肯德基了,以及抱怨现时汉堡又小又贵,「08年时一个汉堡吃饱,现在3个也吃不饱」。究其原因,分析指这些快餐品牌逐渐低迷是与消费者食品消费理念变更,以及中式快餐品牌带来的竞争压力有关,
季度增长下滑 死忠也在批评
翻查资料显示,内地早于1987年开了第一家肯德基,随后必胜客则于上世纪90年代引入内地,双双备受消费者喜爱。不过,以这两个品牌为收入主力的百胜中国(9987),虽然今年第三季收入及净利润分别增长9%和18%,但较上半年有明显下滑,公布业绩后的股价更一度大跌13%。
同时,肯德基和必胜客第三季客人每单价格均有所下滑,其中肯德基按年下降5%,必胜客更按年下降9%。有曾经是必胜客的死忠也在社交平台上批评,「环境很普通、菜品不新鲜、服务不亲民、价格不实惠」。
赛百味遭收购 旧店一直在关
另一方面,与必胜客同期进入内地市场的赛百味,今年8月已公布遭私募股权机构Roark Capital以约96亿美元(约700亿元人民币)收购。该店在过去10年步履蹒跚,全球销售额曾在2012年达到180亿美元高峰后一路下滑,并陆续关闭门市,不少特许经销商也退出。根据天眼查App数据则显示,赛百味中国的门店数量超过1,600家,覆盖各大城市,但实际情况是新店一直在开、旧店一直在关。
因此,麦当劳在华发展已算较佳,餐厅数量超过5,500间,较2017年增加一倍。中信资本董事长兼麦当劳中国董事会主席张懿宸更表示,麦当劳中国正向2028年突破1万间餐厅的目标迈进。
消费需求走弱 性价比更重要
对于外国快餐品牌在华发展的转变,有指当年进军中国市场时,几乎没有竞争对手,亦是一个「轻奢消费」的代表,掌握着定价权。然而随着经济发展,炸鸡、汉堡和意大利薄饼早已不新鲜,这些品牌正逐渐褪去光环,回归快餐的本质。
同时,在中国整体消费需求走弱下,这些快餐的价格定位并未有调整,令其性价比越来越低。以肯德基为例,其每单价格几乎是内地快餐中最高,人均消费40元(人民币,下同),若要外卖更需9元配送费,至于麦当劳人均消费则为35元;相反,华莱士、塔斯汀等本土快餐品牌人均消费只需20多元。
很多内地网民也认为,自己花二、三十元就能满足「汉堡+小食+肥宅快乐水」的欲望,肯德基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消解了。
竞争对手涌现 本土品牌反攻
事实上,近十年以来,一大批本土化的中式快餐品牌快速崛起,令外企市场空间不断被挤压,当中大量品牌也是通过更低的价格,以及更高的性价比来吸引客户。华莱士、塔斯汀、德克士等都开始大量出现在一、二线城市的街头,以至大型商场等地;除炸鷄汉堡市场外,符合「中国胃」的中式快餐也正慢慢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如老乡鸡、乡村基、大米先生、犟骨头排骨饭、永和大王等。
即睇10个急促冒起中式快餐品牌:
至于肯德基为首的外国快餐品牌当然也进行反击,例如今年6月就推出「饼汉堡」,以迎合本土口味,并不断扩宽定价、往低线城市发展;然而,肯德基在加速开店的同时,餐厅利润率和每单价格却不断下降。因此,投资者对其业绩不及预期而踌躇观望、消费者又对其价格和服务感到不满,令其在华发展遇上不少阻力。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