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建造成本 首要提效提速 | 谢伟铨

2024-10-22 08:00

降低建造成本 首要提效提速 | 谢伟铨
降低建造成本 首要提效提速 | 谢伟铨

笔者在上期专栏讲述了香港建造费用高昂的4大成因,包括建筑用料与工程机械成本、人手成本、发展与建造时间,以及设计标准与政策和法规要求,并特别就建材与机械成本问题作出深入分析,提出了一些有助降低成本的建议。今期再讨论其他因素。

本港整体劳动力不足,许多行业包括建造业都抱怨请人难。
本港整体劳动力不足,许多行业包括建造业都抱怨请人难。
在工程量较多的时期,承建商出高价仍请不够人的情况时有发生。
在工程量较多的时期,承建商出高价仍请不够人的情况时有发生。
更有效的降低人手成本方法,是通过减少程序上的时间虚耗,以缩短发展和施工期。
更有效的降低人手成本方法,是通过减少程序上的时间虚耗,以缩短发展和施工期。
现届政府强调要提速、提效和「以结果为目标」。
现届政府强调要提速、提效和「以结果为目标」。
为了保障本地工人,现行的输入计划,规定外劳工资不能低于本地工人的中位数。
为了保障本地工人,现行的输入计划,规定外劳工资不能低于本地工人的中位数。

香港建筑工人高龄化

先谈人手成本,香港人口持续高龄化和少子化,整体劳动力供不应求,许多行业都抱怨请人难,在供求关系下自然令工资水平上升。

建造业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就更为复杂,因为有一定技能和资格上的要求,在工程的不同阶段又需要不同工种和数量的人手,任何一个阶段因缺人而停工或出现延误,便会产生连锁效应和招致进一步的费用增加。

在工程量较多的时期,承建商出高价仍请不够人的情况时有发生,但在某个时段亦可能有部分工种出现开工不足。

除了工人数量,其工作质量、即生产力高低亦非常重要。香港建造工人高龄化情况日趋普遍,年长工人的体能和学习新技能的速度都较差,自然影响生产力。

不少市民,尤其是年轻人及其家长,对建造业过往的印象较差,认为是较低下、辛劳、危险和缺乏前景的职业,导致难以吸引新人、尤其是年轻人入行。

提升工地安全和晋升机会

业界近年已做了大量工作,希望改善行业的形象和工作环境,提升工地安全和增加晋升、增值的机会,但移风易俗需时。

另一方法是增加创新科技和崭新建造技术的应用,多用「组装合成法(MiC)」和预制件等,从而减少人手需求和提升工作效率,尤其是需要体力劳动和有一定危险性的工序。这方面内地已有大量可行方案,笔者在上期已介绍过。

输入外劳是另一种应对方法,但为了保障本地工人,现行的输入计划,规定外劳工资不能低于本地工人的中位数。

此外还有住宿开支及中介费用等额外成本,输入外劳顶多只能纾缓因工程量进入高峰期,本地劳动力无法短期内对应而导致的停工和延误问题,难以大幅、根本性地降低业界的人力成本。

放宽输入外劳计划存争议

有人提议适度放宽输入外劳计划,例如效法某些国家和地区,外劳工资可低于本地市场水平,但规定有关雇主必须同时聘用一定比例的本地工人。

有关建议存在一定争议,尤其近来经济不景,私营工程量减少,业界不时出现拖粮问题。

笔者也认为,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城市和相对比较富裕的社会,建造业工人薪金高于其他地区其实属合理现象,否则就更难吸引新血,亦要避免现有有经验的人手,向其他同样缺人的行业流失。

其实更有效的降低人手成本方法,是通过减少程序上的时间虚耗,以缩短发展和施工期。发展时间拖得越长,所需的建造工人薪酬及专业顾问开支便越高。

繁复冗长的审批程序,更会大大增加相关专业人士的工作量,影响其专业发挥和工作成就感,同样不利吸引和留住人才。

市民不时会见到有些如道路工程,在开挖路面后便迟迟未有继续开工,质疑有关承建商不负责任或是否人手不足,但其实更多情况是在等候政府的种种批准、检测和协调不同部门的意见。

有业界更反映,一些施工期本来只须两三个星期的小型地区工程,但因为涉及多个部门的审批,竟用了大半年做内部协调或不必要的谘询。有关情况不但增加建造成本,亦阻碍了项目落成启用,削弱其可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现届政府强调要提速、提效和「以结果为目标」,立法会已于去年完成修例,简化和加快了多类与发展及建设相关的法定程序,有关精简部门行政程序的工作亦已进行多年。

但很多建造业界人士都感受不到尤其在私营工程及发展建设审批方面有明显提速提效,不少市民都享受不到工程加快完成,各类基建、房屋及社区设施尽早落成的结果。

要改善这个情况,需要改变整个政府、尤其前线审批人员的官僚文化和处事心态,贯彻以结果为目标,做好促进者的角色,抱持积极主动及前瞻性的处事态度,始能有效促使建造成本下降。

谢伟铨 立法会建筑、测量、都市规划及园境界议员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