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乔靖夫|高难度不等于「功力」
2025-01-17 07:00
不时在网络上看到一些武术的演示影片,片中人做出一些难度很高的动作,例如能够坐一个非常阔和低的马步,然后做出各种移步时都能维持低姿势,又或者能非常缓慢又稳定地做出高抬腿等,由于的确非常不容易,而且动作外观优美,因此在留言区就常会获得不少人盛赞「功力深厚」。偶然会有些懂武术的人,评论这类高难度动作其实与真实的武术格斗没有直接关系,就会遭到反驳,通常论调不外乎是「这种动作你做得到吗?做不到就别在那边酸人家!」每次看到这类争论,不免都会摇头叹息。
把高难度动作或者练习方式,当成了「功力」,这种误差想法有时不止是外行人士之间出现,在武术界内本身都存在。武术锻炼本身固然是刻苦而且不容易的,但是反过来说,困难的动作或者练习,不代表就是有效和良好的训练,尤其如果是以武术最原始的核心——对战格斗作为追求目标的话更然。简单做个比喻,芭蕾舞蹈家的动作往往也很高难度,顶尖的擂台拳手都不会做得到,但你会认为芭蕾舞的舞功是等于武术上的功力吗?当然不会,因为动作的目的根本不一样。
以前在运动界,也会有「刻苦做困难的练习」就是好的训练这类迷思,但随着运动科学的进步,现在的训练都是针对性提高专项的所需体能和技能,而不是想当然地用「吃苦」做指标,例如最基本的跑步练习,是做间歇性的冲刺跑,还是长距离,都是按该运动在实际比赛时所需而去分配和设计。上面提到那些高难度动作,当然不是说一无可取,例如它们确实表现出很强的核心和下肢力量与控制,但这些「功力」,是不是能应用在格斗上?其实有没有其他更有效、更针对现实情况的锻炼?如果我们希望武术能够随时代向前改进,而不是停留在「功力演示」这种末节,这是必须要检视的事。乔靖夫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