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聞】學生發明企鵝機械人 推動環保兼顧防疫

2021-08-02 00:00

(星島日報報道)本港都市固體廢物回收率僅三成,有中學生通過人工智能(AI)技術,發明企鵝機械人,教導使用者識別膠樽、鋁罐等可回收廢物,並因應新冠疫情的需要,加入探熱、檢查使用者佩戴口罩等防疫功能,奪得「智慧城市@九龍東」香港學生挑戰賽冠軍。團隊期望機械人可在學校或兒童醫院「落地」,與小孩互動,從小培養環保習慣。

「智慧城市@九龍東」香港學生挑戰賽早前舉行,共吸引二十一組學生隊伍參加,參賽者須使用STEM(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技術,為廢物處理、各類污染及交通擠塞等社會問題,提出解決方案。保良局何蔭棠中學的全女班冠軍團隊,以三個月時間,設計一隻配以AI鏡頭的企鵝機械人,可審視鏡頭前的廢物是否符合回收要求,包括膠樽是否已經除去樽蓋並撕走招紙等。若鏡頭前的廢物未符合回收要求,機身上的小型屏幕,將出現提醒字句,教導使用者正確回收廢物。

因應新冠疫情,團隊亦為企鵝機械人增加防疫功能,左手可按壓出消毒搓手液,右手的雪球則設有體溫探測系統,使用者可將手掌貼近雪球探熱。企鵝機械人更有AI鏡頭,偵測使用者有否佩戴口罩,並通過屏幕提示。

團隊成員鄧美旋指,公眾環保意識薄弱,廢物回收率持續在低位徘徊,期望機械人可在學校或兒童醫院「落地」,吸引小孩互動,從小培養他們的回收習慣,「讓小朋友做大人的榜樣,領導大人回收廢物。」企鵝等冰川動物正面臨瀕臨絕種的危機,她與團隊相信以企鵝作為機械人的原型,可喚醒使用者的保育意識。

何蔭棠中學在賽事中表現突出,另一支參賽全男班團隊,憑藉將冷氣機的餘熱,轉化成電力,可用作手機充電的熱傳導發電機,獲得季軍。該校綜合科學及物理科教師楊志恆指,校內設有STEM教師團隊,教導學生相關知識,惟在疫情下,課外活動形式進行的STEM常規課程被擱置,只能以參與比賽的形式,為STEM校隊提供額外訓練。

此外,基督教女青年會丘佐榮中學的學生,設計利用金屬探測器,將垃圾分類的回收箱,並配合具備遊戲及獎勵積分系統的應用程式,在賽事中獲得亞軍。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