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精準扶貧更符合香港現實情況

2022-05-02 00:00

疫情下,重擊香港多個行業,不少基層市民已多月就業不足,甚至失業,食物銀行和輪候免費飯盒人士,也不乏中年人士和年輕人,當然,人有三衰六旺,個別人士失業只是短暫性的,然而,部分弱勢人士則沒有一技之長,只靠出賣勞力,如果基層崗位流失,這群競爭力普遍較弱的基層議價能力不足,未必能找到工作,將是在經濟低谷最受影響的一群。

我們是否要把全部失業人士納入社會福利網?那又未必!我們先要弄清真實貧窮狀況,分辨真正需要扶助的貧窮人口,讓資源用得其所,不致錯配。坊間廣傳有一個笑話,去問小孩,他是否有錢,小孩的答案是「他很多錢」;如果把同一個問題向成年人提問,得到的答案會截然不同,無論是真正窮人、守財奴,還是裝窮,都會劃一給予同一個答案「我很窮,我需要更多錢」,所以去制定福利政策前,分辨扶貧對象是極為重要的。
分辨扶貧對象極為重要

香港特區以「相對貧窮綫」來釐定貧窮綫:現時用「入息中位數的一半」來界定貧窮與否,看來已不合時宜。當社會財富愈積愈多,社會財政愈來愈富裕,人均入息中位數也自然提升,如果像過往繼續沿個這組數字的一半去定義「貧窮」,門檻提高了,但未必準繩,當較富裕的人口增多了,這群人的入息同樣也增加了,令入息中位數也水漲船高,變相令「相對貧窮綫」也抽高了,令「貧窮人口大軍」數目誇大了,失去應有的參考價值。根據這定義,最新一份《香港貧窮情況報告》計算出來的貧窮人口達一百六十五點三萬;即貧窮達百分之二十三點六,誇大了貧窮狀況,令公眾誤解實況。

以相對貧窮概念定義制訂貧窮綫,無論扶貧多少也必定有「窮人」存在,未必符合香港現實情況,更令扶貧變得「因需要去做才做」,失去原有的意義。曾唸經濟學的讀者便能夠理解「資源永遠是有限的」,扶貧政策是應該針對最有需要的一群,才去分配適當的資源輔助,否則「係又派,唔係又派」,變了開倉派米,不但浪費了資源和義工人力物力,更是扭曲了扶貧的原意。

香港特區政府的免費防疫包資源的派送、失業貸款/失業資助金的申請,均見到資源錯配的情況,其實扶貧應該設一個合理的門檻,資源和資格才不會被濫用,例如「精準扶貧」就更符合香港實際需要,參考內地的「精準扶貧」做法,善用資源集中幫真正貧窮群組,才是把扶貧資源物善其用。日後,香港特區不妨向內地的「精準扶貧」取經,可參考內地採用「絕對貧窮」概念,篩走不合資格者,並找出真正需要扶助人士,集中資源協助他們脫貧,長遠教曉他們謀生之術,令他們自力更生,不再成為社會包袱,改變適合他們的生存之道和生活模式,並活出屬於他們的人生。
朱家健
全國港澳研究會香港特邀會員
香港基本法澳門基本法研究會會員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理事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