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思而行|下一個廿五年

2022-06-30 00:00

儘管經歷過不少驚濤駭浪,特別是二○一九年的存亡一戰,我們總算走到了回歸後第一個廿五年的中途站。相比百多年的英國人統治,這廿五年實在不容易過。在這長不長,短不短的廿五年,我們見證了主權回歸、憲制秩序改變、民主自由的重新定義,和港人治港的真諦。無論如何,在這起起伏伏的廿五年中,我們遇上過很多難題,但我們在國家不斷支持下,始終令這些難題一一化解。也許這一刻並不是追究責任,或是緬懷過去的時候,而是展望將來的時候。

站在這廿五年的關口向前看,我們可以毫不猶豫、自豪地說,因為國家的堅持,因為我們的存在,因為大家的努力,我們見證了一套經得起風浪的「一國兩制」;然而在這時刻,不少人,包括看好特區金融中心地位的人也會問:那廿五年後又怎樣?沒錯,今天的「一國兩制」,到了二○四七年會是甚麼光景?這看似是一個難以觸摸的政治問題,但有幾點我們可以從事實中尋找一些答案:第一、《基本法》並沒有一個過時日期;第二、五十年不變並不代表五十年後要變或必變;第三、最重要的是,假如《一國兩制》是經得起風浪,適合國家,有利港人的制度,為何要變?
二○四七年會是甚麼光景

事實是,整套《基本法》只有第五條提及「五十年不變」這五個字:「香港特別行政區不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按這條文的寫法,延續「一國兩制」並不需要修改這條文,盡其量只需刪去「五十年不變」這五個字。

更重要的是,《基本法》的序言提及國家決定在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時,設立特區「並按照『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方針,不在香港實行社會主義的制度和政策。國家對香港的基本方針政策,已由中國政府在中英聯合聲明中予以闡明」。沒錯,「一國兩制」並非英國人要求的,而是中國人設計的;是國家單方面宣布的,所以延續與否不需要聽取外國人的說三道四。在一九九○年三月二十八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基本法起草委員會主任委員姫鵬飛就《基本法草案》便曾做出詳細的說明。姫主任解釋「一國兩制」是中國的「基本國策」,特別是「在特區不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和政策,原有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制度不變、生活方式不變、法律基本不變、保持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和自由港的地位,並照顧英國和其他國家在香港的經濟利益。」

既然基本方針是國策,那麼這國策明顯地應由國家制定,而不需要修改任何文憲。換言之,理論上只需改變政策時才有公告天下的必要。更重要的是,如果這國策是成功的,是有利於國家的,是港人期望繼續的,那這國策便只有不斷完善,而沒有斷然終止的必要。儘管如此,港人和國際投資者始終希望在「一國兩制」能否延續上有一個清晰和毫不含糊的表白。這不是憲法問題,也非是否需要修改《基本法》問題,而是一個政治上和觀感上的問題;也是一個如何滿足港人期望的問題。不知國家領導人在廿五周年這難能可貴的回歸慶典中,能否在這方面給予港人,以至全世界一些我們樂見的端倪。
湯家驊
資深大律師
民主思路召集人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