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印太經濟框架開闢對華新戰場
2022-07-18 00:00美國總統拜登在今年五月二十三日宣布啟動「印太經濟框架」(「框架」);目前「框架」的創始成員國包括美國、日本、澳洲、印度、汶萊、印尼、馬來西亞、紐西蘭、菲律賓、新加坡、韓國、泰國、越南和斐濟,共佔全球GDP約四成和總人口約六成。外界關注,「框架」將會是美國對華打壓的新戰場。
美國白宮指,成立「印太經濟框架」旨在加強美國與印太地區的聯繫;「框架」涵蓋互聯經濟、強韌經濟、潔淨經濟及公平經濟四大支柱領域。第一大支柱涉及貿易相關議題,包括加強數字經濟的貿易合作、建立數據跨國交換的安全和技術標準等。第二支柱旨在協調建立供應鏈監測機制,對供應鏈突發中斷提前預警,加強供應鏈多樣化等;第三大和第四大支柱分別是加快開發清潔能源、脫碳及基礎設施,以及實施稅務、反洗錢、反賄賂等法規制度。
「框架」啟動後,各成員國將進行談判,並劃定各支柱的政策範圍,確定每個支柱的具體內容,以及各成員國承諾並簽署的內容;但鑒於各成員國的經濟發展水準差異巨大,拜登政府為鼓勵更多國家及地區加盟,傾向採用磋商等非正式執行機制,而非建立類似WTO的爭端解決機制,並允許成員國自主決定是否加入上述的支柱範疇。
從表面上看,「框架」標榜要加強美國與印太地區經濟體的合作、共同促進區域繁榮發展;但其本質上卻是拜登政府打壓中國的新招式。事實上,特朗普時期對華商品加徵關稅的手段,不僅未能減少中國對美出口和紓緩雙邊貿易逆差,反而因為絕大部分關稅成本最終由美國消費者承擔,變相助推了美國本土消費物價的「上漲瘋」。因此,拜登政府在對華經貿策略上有意「另起爐灶」,一方面試圖透過拉攏印尼、越南、菲律賓及印度等中國周邊的重要製造業基地,慫恿、協助他們承接中國外遷的部分製造業產能,降低美國對中國商品出口的依賴;另一方面則透過與日本、韓國等合作,在高科技和戰略性產業領域建立起將中國排除在外的供應鏈體系,以落實美國推動在高科技領域與中國脫鈎的戰略意圖。
政治目的高於經濟
換言之,這「框架」對美國而言是「政治目的高於經濟」,當中的地緣政治戰略考量自然是路人皆知。不過,當前大部分表態參與的東盟國家均抱持觀望態度,並不希望在中美博弈中「選邊站」。
事實上,「框架」短期內並未有推出實質內容,加上本身存在諸多缺陷和掣肘,故對中國的影響暫時毋須過分擔憂。再加上中國在市場體量、供應鏈體系、勞動力素質、營商環境等方面比起越南、印尼等東南亞及南亞國家更有優勢,其作為亞太區內價值鏈中心的地位難以被輕易取代。而面對美國的科技打壓,中國政府已提出一系列應對策略,例如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戰略支撐」,爭取在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亦積極與美國以外的國家建立「朋友圈」。同時,中國積極提出加入《數字經濟夥伴協定》、「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等多邊經貿合作協定,以積極主動的姿態來破解美國挑起的陣營對抗。
史立德博士 BBS MH JP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