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事|香港人不要忘記工廠

2022-08-01 00:00

上世紀七十年代製衣廠內工人辛勤工作情況。
上世紀七十年代製衣廠內工人辛勤工作情況。

九十年代出生的香港人,相信沒幾個在工廠做過,但我有,真係有。時為一九七五年,當時還是個中學生,經世叔伯介紹,進了一家在新蒲崗的收音機廠當暑期工,我的工作是負責把不及格的收音機塑膠外殼放入碎膠機內,把機殼打成膠粒,循環再用。

碎膠過程噪音很大,會放出很濃的「膠味」,廠房又熱,要捱上一天的工作絕不容易。跟我同一個小組的還有幾位中年大嬸,她們開工時都會塞住耳朵、頸上搭着一條毛巾;她們知道我是暑期工,也不會呆得很久,都不會跟我說甚麼,卻不時提醒我,小心別把手放得太入,已有幾個工人曾經被碎膠機夾傷了手!

到我走時,大嬸們請我吃蛋撻,還特別叮囑我:讀好書啊,唔好諗住做工廠啦。我支吾以對,還有些不解,一家工廠可以養活很多人,包括這幾位大嬸,為何她們會勸我不要再做工廠?其實也不難明白,當年的工廠工作環境並不好,太辛苦。
工廠北移 港經濟急速轉型

到了七十年代,國家推行改革開放,大批香港工廠北移內地,揭開了國家以後驚天動地發展的第一頁,也為國家成為世界工廠踏出了第一步。而從那個時候開始,香港人即使想進入工廠打工都不容易了,因為香港已經愈來愈少工廠。

隨着工廠北移不斷發展,香港和華南地區形成了「前店後廠」的模式——生產基地在內地,香港就圍繞着生產活動周邊的發展提供服務,包括為內地企業融資,提供一系列如保險、港口、通訊、專業顧問等服務。

此外,香港經濟也急速轉型,到一九九八年,即改革開放二十年之後,香港已成為地區金融中心;而經濟結構轉型的結果,就是製造業萎縮,金融、貿易及商業在本地經濟佔了絕對的支配地位。按政府統計數字,二○一九年製造業佔本地GDP僅得百分之一點一,看起來是「微不足道」!

但實情是這樣嗎?工廠北移之後,因為生產綫擴張了,港商在內地僱用的工人其實更多,內地負責生產,港商負責市場開拓、品牌管理、運輸物流等,這種各自利用競爭優勢的地域分工,正是九十年代全球化的「最高境界」。

工廠北移之後,香港從事製造業的人數逐年下降,讓人感到香港工業逐漸「式微」;工廠沒有了,大量中層製造業崗位也隨之流失,技術工人和半技術工人的數目也大幅減少;雖然職場內管理及專業崗位的數目有明顯增長,但增長數目最顯著的,都是基層的非技術低薪職位,反映在勞工市場上,就出現了就業結構兩極化和收入的兩極化;數字顯示,二○一九年本地在職貧窮家庭人口達到四十七點九萬人。

政府近年大力推動科技創新,但由於香港沒有製造業,結果限制了科創產業的發展。很多地方的發展經驗告訴我們,「產學研」結構最能發揮科創的成效,現在香港學術界很出色,也有不少研究成果,但就是「產」的環節仍然空白。

學者的研究指出,要把科創產業化,需要建立一個ecosystem,所以香港要「再工業化」。然而,工業界一直指政府釐定產業發展方向時,往往有重科創、輕製造的傾向,工業政策至今仍然沒有突破,只成為科創政策的「配角」;很明顯,製造業是被邊緣化了!
再工業化 為國家發展譜新篇

很多人對工廠的印象,仍然停留在六、七十年代的回憶:廠房環境差、噪音大,但其實現代化工業已經脫胎換骨,很多工廠現在都很整潔、安靜,工廠內也有很多專業人士,甚至博士級的員工。事實上,學者也指出,工業能夠製造向上流動的就業機會,工人可以獲得穩定收入,也可學懂專業知識,可以靠自身努力得到更佳待遇,從而改善生活。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及「支持香港在優勢領域探索再工業化」,以及「加強大灣區產業對接、提高協作發展水平」;有了這個基礎,特區政府理應把「再工業化」納入成為參與大灣區建設的政策範疇,並全面檢討香港工業在未來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定位和角色。

四十年前香港工廠北移,為國家改革開放作出了重要貢獻,四十年後香港的「再工業化」,理應可以為國家的發展再譜新篇。(註: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
陳景祥教授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
黃應士傳媒倫理操守教授及專業應用教授
《香港參與國家改革開放志》主編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