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論壇|氣候變化大會即將開幕 合作方有轉機

2022-11-04 00:00

所謂「一人計短,二人計長」,通力合作是處理老大難複雜問題的必要之道。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就是多地政府商討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合作平台,過去已在此大會中訂立控制全球升溫在二度,盡力控制在攝氏一點五度內的目標,是為《巴黎協定》。第二十七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7)即將舉行,各地政府又可以如何把握是次機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呢?

全球溫度遠超《巴黎協定》目標

《巴黎協定》目標定立後,全球碳排放量不跌反升,能否達標以紓緩氣候變化,令人憂慮。各國在去年舉辦的第二十六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中檢討《巴黎協定》進度後進一步發現,即使各國完成目前的各自提出的減排目標和措施,全球溫度仍然會上升攝氏二點四至二點七度,遠超《巴黎協定》的目標。因此,各契約方在去年的氣候變化大會(COP26)上,承諾採取更進取的措施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在氣候變化下,欠發達國家往往承受更大的風險,且難以投放大量資源抵禦極端天氣及協助減排。COP27的其中一個重點,就是討論如何協助低收入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上得到更多資源,以助全球達致《巴黎協定》的目標。早於二○○九年舉行的COP25中,發達國家已承諾每年為低收入國家提供一千億美元以提高其氣候適應力,但此承諾卻從來未有兌現。

事實上,氣候變化嚴重打擊各地經濟,有研究顯示,單計極端熱浪,在一九九二年至二○一三年間已使全球損失約十六萬億美元(折合約一百二十四點八萬億港元)。而縱觀所有氣候變化引起的極端天氣,比較貧窮、氣溫較高,通常位於全球南部或熱帶地區的欠發達國家的影響更為直接而深遠。

要求從「承諾」轉向「實踐」

面對氣候不公,發達國家實在有責任援助欠發達國家應對氣候危機,例如協助加強基建的能力以抵禦極端天氣等。同時,發達國家做好自身的減排之餘,亦應協助欠發達國家做好減排工作,以減低全球碳排放,紓緩氣候變化。

各地政府這些年間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作出過多項承諾,但真的「找數」的卻少之又少。COP27的另一個重點,就是要求各國從「承諾」轉向「實踐」,令「承諾」不再流於提出新的空泛目標或組建新聯盟,而是務實地商討如何實現已定立的目標,透過實際的氣候行動應對危機。

香港作為國際都會實在不能獨善其身,《氣候行動藍圖2050》發表至今逾一年,但最新的《施政報告》仍未有重大新措施大力減碳,更未有進取的減排目標。要應對氣候危機,只有各地政府一同負起責任、通力合作,才有希望,各地政府早年透過合作,成功讓「穿窿」的臭氧層逐漸修復,今天全球同樣可以走在一起,為着紓緩氣候危機的共同目標而努力,一個更安全更可持續的地球,相信指日可待。
伍漢林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