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大學英語教育與人才培訓

2022-11-23 00:00

近年不少香港僱主反映本地大學畢業生的英語能力下降;他們的憂慮並非空穴來風。現時新高中英文必修課程主要涵蓋學術英語,學生獲取的日常和職場英語知識不多。隨着高等教育日漸普及,大部分年輕人均有機會接受大專教育。因此,政府可以多加利用這點,與高等教育及其他相關界別合作,以填補新高中課程的不足。
定期預測潛在產業和人才

首先,政府可設立「未來人才及產業預測專員」以調適本地宏觀教育和經濟方向。現時,香港人才政策主要依靠引進海外人才。特首李家超的第一份《施政報告》亦聚焦吸引外地僱員以填補本地空缺。但是,勞動人口縮減是全球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共同煩惱。單單依賴非本地勞工並非長遠的解決良方。相反,我們應同時投資在本地人才培訓。「未來人才及產業預測專員」的辦公室可由不同行業、經濟及教育學家組成。成員定期預測未來十至二十年潛在的產業和所需的人才,從而制訂清晰的時間表和教育、經濟改革重點。在教育方面,宏觀的規劃給予各高等院校充足的時間和資源,改革和推行相關的英語必修課程,讓新一代的大學生擁有相關的專業英語溝通技能和知識,應付將來的市場需要。同時,政府可以提供資助平台,讓大學的英語講師走進商界,培訓及更新現職僱員的英文知識,符合職場需求。

其次,本地大學可在中國內地高等英語教育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內地大專院校以前大多以中文為授課語言。但隨着內地改革開放,近年愈來愈多內地大學致力引進國際標準。其中一項便是推行大學英語教育。可是,由於內地缺乏相關人才和經驗,不少院校尤是聯繫全球排名百大的香港本地大學,以輸入技能。香港的大學可以透過大灣區的校園,從而推動內地的高等英語教育。此不但提升本地大學在大灣區的競爭力,亦能轉而為香港未來培訓國際、能操流利英語的人才。香港政府可以和內地機構協商,消除各種如稅制和醫療等的障礙,鼓勵香港高等院校的教職員在內地發展。
英語語言地位不容置否

的而且確,普通話近年因中國的全球經濟地位而受到重視。但是,英語是香港官方語言之一,其國際語言的地位不容置否。正因如此,香港才能夠一直擔當中國內地與世界的橋梁。任何行業都需要語言能力強的人才。希望以上的建議能有助香港制定長遠的人才政策。
伍芷瑩
香港大學應用英語中心 助理講師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