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猜我是誰」騙案激增

2023-04-14 00:00

商業罪案調查科反詐騙協調中心總督察黃知雯(左)、商業罪案調查科情報及支援組署理高級警司陳偉基(中)及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首席規管事務經理李昌煥(右),公布電話騙案最新數字。
商業罪案調查科反詐騙協調中心總督察黃知雯(左)、商業罪案調查科情報及支援組署理高級警司陳偉基(中)及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首席規管事務經理李昌煥(右),公布電話騙案最新數字。

(星島日報報道)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公布電話騙案最新數字、趨勢及打擊方針,指出現時最流行的兩種電話騙案為「假冒官員」及「猜猜我是誰」,其中「假冒官員」近日錄得明顯跌幅,「猜猜我是誰」則大幅增加。警方希望未來透過與銀行業界、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及本地主要電訊商等持份者合作,進一步加強打擊電話騙案。
商業罪案調查科情報及支援組署理高級警司陳偉基表示,2022年警方共接獲約28000宗騙案,其中2831宗為電話騙案,佔騙案總數約十分之一。所有騙案中,受害人合共損失約48億元,而電話騙案受害人共損失約10.8億元,超過總損失金額的五分之一。電話騙案數字亦在過去數年不斷攀升,2022年的騙案總數比2021年的1140宗上升超過一倍半。不過,2023年首3個月的數字則有所回落,錄得597宗電話騙案,較2022年第4季的1144宗下降接近一半。
有受害人損失120萬畢生積蓄

商業罪案調查科反詐騙協調中心總督察黃知雯分析,本港現時最流行的兩種電話騙案分別是「假冒官員」及「猜猜我是誰」,其中前者騙案的騙徒會自稱執法人員,謊稱受害人牽涉案件,向對方索要個人資料做背景審查。她指出,「假冒官員」案件近日跌幅明顯,相比起2022年第4季的384宗,2023年首季僅錄得165宗。

至於「猜猜我是誰」,黃知雯說匪徒會假扮受害人的親友,謊稱自己被警察拘留,需要一筆錢保釋或找律師,或稱自己遇上嚴重事故,需要金錢應急。此類案件的受害者以長者為主,去年60歲以上的受害人佔約8成。「猜猜我是誰」案件最近錄得顯著上升,從本年1月的84宗急升至3月的233宗,其中一案有騙徒自稱受害人兒子,因被捕需要大筆金錢,受害人不但嘗試到銀行轉帳,又交出身分證等個人資料,更因為覺得兒子被捕不光彩,拒絕向嘗試協助的警員及銀行職員透露詳情,最終損失了120萬元畢生積蓄,為本季損失最大案件。

為進一步打擊電話騙案,陳偉基稱警方從去年9月開始,與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及本地主要電訊商定期開會制定策略打擊電騙,包括堵截「+852」字頭的可疑來電和可疑網址、終止曾在電話騙案中出現過的本地流動電話的服務,以及研究SMS短訊發送人登記制度等。

據悉,新加坡現時規定企業和機構必須在短訊發送者身分登記系統登記,已登記發訊機構的名字旁會有「#」號,讓市民分清僞冒和真正的機構。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首席規管事務經理李昌煥指出,將會參考新加坡的做法,目標於今年年底在銀行業試行,若成功將推廣至其他界別。

警方希望未來可與銀行業界合作,包括優化堵截騙款的機制及情報交換機制,打擊傀儡戶口;與銀行聯手,通過分析戶口交易記錄,提早識別一些潛在的電話騙案受害者,例如檢視可疑戶口的收款記錄,提醒向其匯款的銀行客戶小心被騙等。警方亦期望未來市民進行網上轉帳前,系統可發出小心騙案的提示。

另外,警方將會與社會上其他相關持份者緊密合作,研究參考其他國家打擊騙案措施的可行性,例如新加坡警方安排銀行代表到反詐騙指揮處上班,與當地警方實時協調,以加快攔截騙款等。

警務處處長蕭澤頤昨日在立法會財委會特別會議上亦提及電話騙案最近趨勢,指各持份者的協助非常重要,並呼籲市民謹記把防騙資訊分享給親友,尤其是身邊的長者。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