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賓館變過渡屋 旅業復甦當局截龍

2023-12-26 00:00

「酒店和賓館作過渡性房屋用途先導計劃」,有助基層改善生活環境。
「酒店和賓館作過渡性房屋用途先導計劃」,有助基層改善生活環境。

政府大力發展不同的過渡性房屋以紓緩公屋供應緊張,其中「酒店和賓館作過渡性房屋用途先導計劃」,實施了約兩年半,有營運的社福機構認為,計劃有助基層,尤其是露宿者及單身住戶改善生活環境,大部分參與機構都有意延長計劃。不過,房屋局則指,隨着本港旅遊業逐步復甦,再考慮到因酒店和賓館房間面積一般相對較小及不可以煮食,難以照顧大家庭的需要,因此不再接受新申請。

疫情期間,酒店與賓館業生意一落千丈,政府前年推出先導計劃,資助非政府機構租用賓館作過渡性房屋用途,賓館租約2至3年不等,於近月陸續屆滿。計劃參與機構包括九龍樂善堂、香港社區組織協會、香港路德會、聖雅各福群會和嶺南藥業慈善基金會,除聖雅各褔群會表示未參與項目延長部分,其餘機構均有意延長計劃。
通關「利誘」  有業主退出計劃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吳衞東接受《星島》專訪表示,社協負責的賓館計劃分3期,首期80個賓館單位已於今年10月到期,第2期及第3期共105個賓館單則將於2025年到期。賓館計劃每兩年的成本800多萬元,他指出,私人市場1人單位月租動輒4千元以上,賓館計劃下1人單位設獨立廁所,居住環境較佳,社協須向賓館業主繳交4千至5千元租金,但租戶只需向社協交綜援計劃下的2515元租津,差額由社協收取政府的資助補貼。

他相信,社會理解有業主因通關後旅客市場吸引不再參與計劃,但總結計劃整體達「社區三贏」,幫助賓館及酒店經營者渡過疫情難關,為露宿者等有需要人士提供棲身之處,亦為社區經濟帶來活力。

賓館計劃與一般過渡性房屋有何不同?吳衞東稱,一般過渡性房屋為期5年,先由政府批地,再由非政府組織建屋及營運,住戶約滿兩年便會遷出,換入新住戶;賓館計劃租戶之租約長短,則與非政府組織與業主簽署的合約掛鈎。他形容賓館計劃上樓較快、大廈有升降機、集中在油尖旺區,吸引重視出入方便的住戶,惟缺點是房間間隔相對不一,故賓館計劃受惠群體多屬單人戶。吳衞東表示,社協正爭取調整包括賓館計劃的過渡性房屋申請人比例,將輪候公屋不少於3年申請人、即甲類租戶,及其他申請人、即乙類租戶比例由8:2調整至6:4。
房屋局:面積小禁煮食難照顧需要

房屋局回覆《星島》查詢表示,截至今年6月底,「資助使用酒店和賓館房間作為過渡性房屋的先導計劃」共批准了9個項目,合共提供816個房間。隨着本港旅遊業逐步復甦,再考慮到因酒店和賓館房間面積一般相對較小及不可以煮食,難以照顧大家庭的需要,因此已不再接受新申請。房屋局強調,會善用餘款讓已營運的酒店和賓館項目,在可行情況下延長現有的租約,繼續服務有需要人士。

房屋局指,與其他「支援非政府機構推行過渡性房屋項目的資助計劃」下的過渡性房屋項目的安排相若,房屋局轄下的過渡性房屋專責小組,會根據非政府機構與政府簽訂的資助協議中的規定,持續監察所有獲批項目的執行情況。非政府機構須在項目營運滿一年後向專責小組提交年度報告和經審計的帳目,供房屋局審查。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