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國勇6歲跌斷骨 啟發醫學偵探腦

2024-06-17 00:00

袁國勇透露新書部分內容,憶述6歲時被巴士撞傷的經歷,對後來成為傳染病專家影響尤深。
袁國勇透露新書部分內容,憶述6歲時被巴士撞傷的經歷,對後來成為傳染病專家影響尤深。

 作為傳染病學權威,袁國勇的名字早已蜚聲國際,在香港亦家喻戶曉,由1997年H5N1禽流感、2003年沙士,至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每逢香港爆發大疫症,總見袁國勇身穿招牌圓領外套,走在抗疫前線。現年67歲的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下月出版自傳《My Life in Medicine A Hong Kong Journey》,講述童年經歷、從醫生涯、多次參與抗疫過程等。他說面對疫症,最重要是重視科學證據及決策,「越遠離事實越危險」。
袁國勇接受《星島》專訪時率先透露新書部分內容,憶述6歲時曾被巴士撞傷經歷,對後來成為傳染病專家影響尤深:當年媽媽找了一名鄰居、16歲的男生帶他到灣仔上學,下車時巴士未停定,卻不知何故被該男生推下車,更被巴士拖行一段距離,隨即昏倒。袁父到場後卻接他回家,而非送院,翌日醒來又把他帶到跌打館,將折斷骨頭移位,形容當時「痛到暈」,回家後整個月走不了路。
250頁自傳 花14天寫成

他說,讀醫後才發現這種傷原來只需放着不動,便會慢慢復原,但當時的跌打醫師沒相關醫學知識,又沒有向他問病歷,「我做醫生後才發覺,原來那個跌打醫師犯了錯,他沒有從頭到尾、詳細地將整個病史重組一次」,了解到要成為一個醫生,就是要如偵探般將案件重組,對查清問題及治療非常重要。

他形容這段經歷對人生既是啟發,令他日後參與很多醫學調查,而透過自傳回憶童年往事,也是「懷舊治療」。自傳以英文撰寫,長達250頁,每天下班後4時開始寫至8時,僅花14天便完成。

袁國勇多次參與抗疫工作,其中沙士一役,他帶領團隊最先確認沙士由冠狀病毒引起。他憶述,當年有數名醫生染病後情況嚴重,包括屯門醫院的謝婉雯和大埔醫院的鄭夏恩,當時二人已插喉,眼見她們最後因公殉職是很大衝擊,令他覺得更有責任盡快找到原因。
抗疫講科學 「驚恐係無用」

對於被稱許為「抗沙士英雄」,袁國勇連聲婉辭,「只係做好我份工」、「無話英唔英雄」,又覺得英雄不是特別好的字眼,予人感覺「人們只想要些可作寄託的好東西」。他認為最重要有兩件事,一是「越接近真實就越安全,反之則越危險」,永遠要重視科學證據;二是做決定要科學決策,很多時面對完全未明的情況下,「驚恐係無用」,反而要透過已知的事實解決問題,小心行事。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後,袁國勇獲政府委任為專家顧問,其後政府推出一系列防疫措施,包括限聚令、疫苗通行證等,袁國勇亦支持政府措施,更示範幫自己打針。現在回想,當中有否不應推行的措施?袁國勇斬釘截鐵說「睇唔到」,指口罩令、增設社交距離、邊境管制和隔離、檢測等全部做得對,沒甚麼問題。對於近年經濟差、食肆倒閉,有人歸咎於防疫措施過嚴,袁國勇直言這些指控無意義,指經濟不景是因為欠缺西方、有錢「魚翅撈飯」遊客來港,與防疫政策無關,更多是受地緣政治影響。

疫情期間,袁國勇因呼籲打針、認同殺倉鼠令、應禁絕野生動物在濕市場出售等,備受爭議,他說當時收到不少死亡恐嚇,最嚴重是「要我全家死」,歎道「我講嘅嘢兩邊立場都唔啱聽」,認為有人歪曲其言論,對整體抗疫成效有很大影響。
無意做官 樂意當專家顧問

向來不想牽涉政治的袁國勇快將68歲,他說雖樂意幫香港當專家顧問,但無意做官,形容自己無能力,「無咁嘅(政治)訓練點去做官?」他說兩年半後應會半退休,笑言「港大都未必請我,到時再諗做其他嘢」。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