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坑舞火龍盛會規模升級 創新元素豐富傳統節日旅遊魅力

2024-09-13 00:00

旅遊義工范樂心(左)及梁煒廣(右)試舞LED小火龍龍珠。
旅遊義工范樂心(左)及梁煒廣(右)試舞LED小火龍龍珠。

昔日大坑舞火龍,用作驅瘟消疫,後成為中秋節習俗,更於2011年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時至今日,大坑舞火龍已成節慶盛會,每年吸引大批觀眾前來感受其獨特魅力。趁佳節在即,香港旅遊發展局(旅發局)特意安排旅遊義工及海外留學生上周六參與大坑舞火龍工作坊,深入了解這百年非遺經典,好讓他們更有效地向旅客宣傳這本地獨有的節慶盛會。

活動當日,旅遊義工先到大坑火龍文化館參觀,了解舞火龍歷史背景,後到大坑坊眾福利會體驗火龍紮作, 又跟一班大坑街坊紮作師傅傾談,認識大坑舞火龍盛會今昔演變。活動統籌總指揮張國豪(豪哥)分享,得到旅發局全力支持,活動融合傳統與創新,特別製作了一條LED小火龍供大約100位小朋友合力參與舞動,希望他們透過自小接觸可體會到傳統活動傳承的重要性。聽罷,一班旅遊義工紛紛舉起場內的LED龍頭及龍珠,率先體驗「創新舞火龍」,坊眾福利會內一片流光溢彩。豪哥又提到,首次引入多項動感十足的表演如花式跳繩及螢光雙截棍,為傳統盛會注入青春活力,透過嶄新形式詮釋傳統節慶文化,一班旅遊義工熱烈叫好,場內氣氛高漲。
旅遊義工:新元素體現香港與時並進

大坑坊眾福利會內堆滿用於紮作火龍的珍珠草,香氣四溢。由於珍珠草較為硬身,顧及大家安全,試紮龍身時豪哥特別安排禾稈草給義工們使用。龍身由一條粗麻繩連成,須用鐵線將禾稈草紮實在麻繩外圍,包裹成龍身。22歲的旅遊義工學員范樂心在豪哥指導下,手腳並用,她拿起鐵線把禾稈草紮實在麻繩上,一隻腳着地,另一隻腳踏在繩上借力,雙手向上拉緊鐵線,第一次接觸這門手藝的她總算似模似樣,另一位旅遊義工梁煒廣亦有細心從旁協助。

問及工作坊體驗,樂心指能夠嘗試紮作龍身以及舉LED龍珠、龍頭,都是非常難得的機會。她認為大坑舞火龍除了是傳統中國文化,亦是香港特有節慶文化,切合現時年輕旅客對深度遊的喜好,從中了解本地文化歷史,今年更有LED小火龍新元素,體現到香港與時並進,能夠透過傳統節慶新面貌創造嶄新旅遊體驗。

另一位退休教師梁煒廣已有6年旅遊義工經驗,他認為大坑舞火龍對於傳統中國人而言有一份價值,值得把它傳承下去,亦是香港一年只辦一次的傳統習俗,通常旅客在中秋節期間來到香港,都會主動向他們推薦參與,他表示無論任何國籍或年齡旅客,均有興趣參與富地道文化特色活動。他樂見今年大坑舞火龍加入新元素, 認為有助加強傳統節慶吸引力,對於啓發節慶深度遊有一定幫助。他更表示很高興能透過工作坊與年輕義工加強互動,掌握新思維,樂心亦表示,獲得梁煒廣的經驗分享以及透過觀察他與海外留學生互動,對理解旅客心理也有莫大幫助,期望將來能學以致用。

由旅發局全力支持的大坑舞火龍盛會,今年表演範圍由浣紗街伸延至銅鑼灣道,並增加定點表演區,讓更多現場觀眾親身感受火龍澎湃魅力。維園更一連三晚(9月16至18日)現場直播舞火龍盛況,實時直送歡樂。今年大坑舞火龍盛會更會迎來大升呢,加入現代光影元素,包括LED小火龍,多項動感十足的表演如花式跳繩及螢光雙截棍,為傳統盛會注入青春活力。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