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專欄】「無謂無用」說話背後重要意義

2020-07-08 11:15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香港人很精靈、很能幹,樣樣事都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方法去完成。自己如此,要求人也如此。漸漸地,說甚麼話,都彷彿要帶着很有意義的目的。否則,說來就是「廢」,是「無用」,「不說」好過「說」。於是,人容易失去對人,甚至對家人的耐性和包容。

在工作環境下,這情況實屬無可厚非。若然在家庭如是,那會是一份難以言喻的「悲哀」,這「悲哀」如不及時發現及扭轉,會變成慢性毒藥,殘害親子以至家庭的關係。

「老婆/老公,你在街市碰到個無良賣菜佬,賣斤菜只是收多你三元,又不是三十元,你講給我聽幹甚麼?」「媽媽/爸爸,你剛才和我分享了親戚的事,與我何干?我需要知嗎?」「孩子,你說同學買了個超貴的手提電話,你說來幹嗎?我和爸爸/媽媽是不會有錢買給你的呀……」「……」

親子間又或是家庭成員之間的對話,我們每個人都有需要將它變成習慣。因為這些習慣是要靠點點滴滴、有意義無意義的分享組合而成的。就好像每餐的菜餚,有時會很好味、很開胃,但有時卻是很難吃、不合口味,但我們依然會齊吃齊分享。這種齊吃齊分享的經驗,會增進互相的認識、促進彼此的感情,家人之間的那份獨特珍貴情誼,亦就是這樣子慢慢建立的。

「孩子,你今天做了甚麼呀?」「老婆/老公,你今日有甚麼開心或不開心的事嗎?」「……?」

請不要嫌棄彼此說話內容「芝麻綠豆」,更不要評價當中的「有用無用」,我們每個人只須好好地找一些事去「說」,然後再好好地豎起耳朵去「聽」……這樣子,「家」才是一個「家」——一個「有分享有分擔」的「家」、一個「齊去左齊去右」並有多多「愛」的家。

香港青年協會 家長全動網
韓曄姑娘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7月8日教育版專欄「親子同路」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