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專題】黃金耀接掌資優教育學苑 推動情意教育打造「完人」

2021-02-22 10:38

黃金耀由上月起,擔任香港資優教育學苑院長。
黃金耀由上月起,擔任香港資優教育學苑院長。

前香港資優教育學苑院長吳大琪教授,剛於去年底退休。接替他的,是被稱為「香港STEM教育之父」的黃金耀博士。現年五十四歲的黃金耀,在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科學創意中心擔任總監長達十四年,曾培育逾十名「星之子/女」和多名年輕科學家。在資優學苑的新崗位,黃金耀除了尋找和栽培資優生,還期望開拓STEM以外的領域,例如表演藝術、中學生創業等,又會加強情意教育,教資優生如何面對失敗。

    「香港任何地方都有好的材料,有些人當這些是寶,但有的則當石頭,所以要看校長和老師,是否懂得尋找好的石頭或寶石,給我們雕琢,製成美麗的鑽石或寶石。」新任香港資優教育學苑院長黃金耀表示,社會上有不少誤解,認為資優生等於成績好的學生,所以有些學校提名學生做資優學苑學員時,是以學業成績作篩選,但其實未必合適,所以他上任後,也會提醒學校,不要只着重成績,應多留意學生其他才能,別埋沒他們的潛質。

    曾在英國做IQ測試,分數達一百四十七分的黃金耀,當「寶石工匠」前,曾是「造星之父」,而兩者的理念也相似,當發掘到有潛能的學生後,就要想方法,讓他們發光發亮。黃金耀表示,他在二○○○年,以中學老師身分,被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邀請加入董事會,以義務性質給予籌辦活動和比賽的意見。

一手發掘11名「星子女」

    六年後,協會開辦科學創意中心,黃金耀索性辭去當時在拔萃女書院的教席,當上科創中心總監,期間培育了十一名「星之子/女」,包括大家熟悉的陳易希,還有憑設計「自潔門柄」而揚威海外的黃深銘及李鍵邦等。黃金耀坦言,三子最初都是「輸在起跑綫」,但最後「贏出一條街」,所以他日後也想多跟學生分享這些故事,希望成績差的學生,不要標籤自己,錯失增值的機會。

    談到為何今年轉換跑道,到另一個崗位培育學生?黃金耀說主要因多年的工作,讓他感到非常疲累。「在香港有關STEM的事,我有能力做和想做的,都已經做了,包括多次帶領學生參加國際比賽,學生和同事亦已上軌道,所以想休息一下。」

    然而,由於工作上的交接和疫情,黃金耀延至去年六、七月才正式請辭。本計畫功成身退後,他會和太太環遊世界,誰知當時卻有教育界的友好,鼓勵他申請香港資優教育學苑院長一職,接替去年底退休的吳大琪教授,結果亦成功獲聘,並在上月初正式上任。

香港資優教育學苑位於沙田沙角邨,與香港教育城共用一大樓。
香港資優教育學苑位於沙田沙角邨,與香港教育城共用一大樓。
黃金耀過往常帶學生出外比賽。
黃金耀過往常帶學生出外比賽。

發展表演藝術初創企業

    背負多年在STEM的經驗,黃金耀指他會協助香港資優教育學苑,繼續開拓有關STEM的領域,亦會因應時代需要,為學苑加入新元素,如資訊科技,讓教學、行政、收生等都可與時並進。不過,黃金耀強調,不會把學苑變成「STEM中心」,反而想在STEM以外有更多發展,在個人構思中,表演藝術和初創企業都是可發展的範疇。

    黃金耀舉例,就西九文化區落成,學苑可辦戲曲課程,或提供表演機會,培育傳統中國戲曲的人才。此外,近年流行創業,學苑又可及早教中學生相關知識。「有些高中生,在能力和技能上,已可做老闆。如果在他們十三、十四歲時,已教他們創業概念,當他們十八歲時,就已可註冊做公司老闆了。」

    除了知識層面,情意教育亦是黃金耀關注的地方。他指香港學生可能受傳統中國人的教育模式影響,一般比較內斂,所以他過往帶領學生出外比賽時,亦做很多關於提升自信心的培訓,及演講的態度,但另一方面,又有不少資優生害怕失敗,「他們覺得自己很叻,可能只因為奪了銀獎,而不是金獎,就覺得自己很失敗。」

黃金耀辦公室的擺設,都跟科研有關,包括從英國購買的仿古望遠鏡,以及在北京科學館購入的中國司南,即指南針的原型。
黃金耀辦公室的擺設,都跟科研有關,包括從英國購買的仿古望遠鏡,以及在北京科學館購入的中國司南,即指南針的原型。

教資優生如何面對失敗

    黃金耀認為,在科技已能取締不少人類工作的今天,學生是否懂得做「人」,例如懂得面對失敗、有自信、關懷他人、尊重他人看法等,就變得很重要。「AI(人工智能)和科技已很發達,如果你只識計數,不是一個『人』,你還有甚麼競爭力?不要說和別人競爭,就連跟電腦也競爭不來。」他指學苑一直有教情意教育,但未來會再加強,包括在每個課程滲入情意教育元素,給學生作全人教育。

與應用科技研究院合作

    除了學苑本身的課程,黃金耀透露,學苑也跟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洽談不同合作計畫,包括「師徒計畫」(MentorshipProgramme),並研究以AI軟件,評估學員的學習情況。另外,學苑早前分別在沙田、將軍澳及元朗,開辦三個資優教育衞星中心,期望透過有關中心,可增加課程的數目和類型,讓學員和家長受惠之餘,亦減少他們舟車勞頓的時間。

記者:陳艷玲  攝影:陳浩元  部分圖片:星島圖片庫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