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劄記|研讀歷史有感
2022-05-20 12:57
筆者雖並非歷史本科生,但亦有幸在大學修讀了數個歷史相關的課程。在研習過程中,得出了些學習,以及做學問的體會,正好趁此機會在本文整理一下。
要長進學識,最有效的方法還是從議題或問題出發。閒時閱讀史書固然有趣,但當中內容卻恍如過江之鯽,隔一段時間便會忘記,學問隔靴搔癢。讀書筆記固然有一定幫助,但比起是否寫下來,更重要的還是有所思考,只有思考才能令學問有所長進,而由問題引導思考,自然是學習及記憶的最好方法。所以在導修當中,導師往往便是圍繞數篇論文或史書選段入手,再討論導修問題。雖然有不少同學都是機械式搶答及背誦論文內容,但從討論中,還是能總結出一些印象深刻的概念。例如東林黨與東林學派之分別、中西學界對漢化之界定等。
隨着對某個時期或課題研究深入,不同知識點之間便會互相聯繫。我今年撰寫清末同文館的論文時,在北京同文館總教習丁韙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的回憶錄中,發現京師同文館曾經有回教徒就讀,日後更出任駐外使節。這自然勾起我的好奇心,及後翻查史料及專著,才發現那是清末擔任駐日公使的楊樞。楊樞是廣州駐防八旗出身,先是進入廣州同文館,由於成績優異,被保送入京師同文館,後來擔任通事等職務,最後獲晉升為駐外公使。
那為何他是回教徒呢?剛好又和我上一年民族史的論文有關。原來清朝八旗吸納了不少在關外居住的居民,其中瀋陽有不少回教徒加入漢軍旗。廣州楊氏正是祖籍瀋陽,及後加入八旗,在清兵入關後駐防廣州,從此落地生根,傳至楊樞已是七世。在去年的論文中,我已經以他的家族為例,講述廣州穆斯林的發展,想不到今年再次「有緣」相見。人物、史事之間互相聯繫,編織出跨越時空的聯繫,再由研究者加以發掘,這正是研習歷史的有趣之處。
張之洞曾有言:做學問「非博不通,非專不精」。拙文之體會固然是業餘淺見,但相信只要繼續由博入精,從問題出發,必然能夠「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周正賢
作者為青年史學家年獎2019得主,國史教育中心(香港)青年組成員,現就讀香港大學法律學院。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5月20日教育版專欄「學與教」,原文標題為〈研學有感〉。
延伸閱讀: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