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書展|港大資深學者合編《情意學習—想像未來教育》

2022-07-21 13:00

疫情持續近三年,學校多次停課,教育界面對疫情的衝擊,師生、家長和學校都要適應各種學習的新常態。有見及此,三位教育界資深學者,合力編寫新書《情意學習——想像未來教育》,一致認為傳統着重傳授知識的教育模式,已經無法應付瞬息萬變的未來,反而透過今次疫情的艱難處境,讓他們發掘到「情意教育」的寶貴價值,此次成書,希望集合前綫教學團隊的經驗,嘗試為香港教育開闢新進路。

《情意學習——想像未來教育》由香港大學榮休教授、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程介明、香港大學教育學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總監張慧明博士、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實務教授陳嘉琪主編,全書分為三部分,分別關於學生多樣性、教育團隊與定長的協作,以及社會各界參與,探索在疫情之下,如何融合數碼素養與情意學習、帶領學生開拓學習新境界。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總監張慧明博士表示,《情意學習——想像未來教育》探索在疫情下,如何帶領學生開拓學習新境界等課題。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總監張慧明博士表示,《情意學習——想像未來教育》探索在疫情下,如何帶領學生開拓學習新境界等課題。


疫下個人修養

張慧明博士表示,「情意教育」可以讓學生認識並掌握自己的情緒、情感、態度、操守、道德等等,學懂處理自己和周遭別人的關係。她認為面對現代科技飛速發展,單單傳授知識,已經無法令孩子適應新時代;相反,情意教育既承繼中國文化「德智體群美」全人發展的理念,同時展望未來,着重學生的個人修養與社會責任,是孩子「面對未來的關鍵元素」。

她舉例,天水圍循道衞理小學就示範了如何達到情意教育的第五個層次——「內化」,「小朋友在停課期間長期留在家中,規律作息被疫情打亂,天循的教學團隊就迅速應變,組織了恒常的網上班會,與小朋友一起商定日常時間表,建立了小朋友將時間觀念內化成自我管理的能力。」她認為,這個例子正好體現了情意教育的重要性。


分享前綫經驗

書中的內容均來自今年初疫情嚴峻時,張慧明博士表示,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教育政策研究中心及教育政策與社會學部合辦的學習會議——「香港情意學習會議及工作坊——新常態下培養未來學習者的關鍵」,會上請來多所中小學的老師和校長,以及相關的非政府組織,各自分享疫情下前綫的教學經驗,所以內容緊貼最新的學習常態,值得教育界同工和家長參考。


星島新聞集團慶回歸25周年專題網站,請即瀏覽:https://bit.ly/39AQC3m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