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防網絡詐騙 冒牌釣魚短訊極高危 | 資訊素養
2023-11-02 14:00
有關網絡詐騙的3個數據
#今年首季錄得逾1,400宗釣魚詐騙案件 #損失金額逾2,600萬元#超過9成案件與SMS及IM訊息有關
假冒對象多難防範
新冠疫情加速了全球數碼化,電子科技及支付工具日益普及,卻為犯罪分子提供網絡詐騙的溫床。 香港今年首季度詐騙案件數目處於高位,較2019年疫情爆發初期上升了近4倍,而詐騙案件中有超過7成屬於網絡詐騙,當中2成為近年湧現的釣魚詐騙案件,大多通過手機短訊(SMS)及即時通訊(Instant Messaging)軟件進行詐騙:首先設立釣魚網站、散播惡意軟件,然後以短訊假冒不同機構或商戶,在受害人點擊登入虛假網站、進行網購或下載程式的過程中,竊取其財務資料進行消費牟利。騙徒近年主要假冒郵遞服務、購物平台、加密貨幣服務、電子支付錢包等,甚至假冒電訊商、零售集團獎賞計劃、運輸署「易通行」,犯案模式及工具層出不窮,涉款額以千萬計。
延伸閱讀:警破柬港跨境釣魚詐騙集團拉14人 涉款逾百萬 分工極仔細逐層分贓
受害者年輕化
另一方面,近年網絡詐騙案的受害者更漸呈年輕化趨勢,由於年輕群體在網絡世界十分活躍,對手機及網絡訊息技術使用亦更純熟,不少年輕人在家學習亦增加接觸社交媒體或交友軟件的機會,吸引騙徒利用裸聊勒索、援交或網上情緣詐騙。當前的網絡陷阱隨處可見,社交媒體及軟件安全系統亦頻現漏洞,大眾對網絡世界的依賴程度與日俱增,惟其網絡防禦意識及素養未能同步增長,令詐騙風險增加,可見網絡詐騙對大眾構成的威脅實不容忽視。
延伸閱讀:今年首季警錄逾1400宗釣魚詐騙案件 大學生誤信「送USDC」post中招失250萬元加密貨幣
核實資訊善用防騙App
今日大眾生活與數碼科技密不可分,要避免誤墮網絡騙案,必須提升個人資訊素養和數碼韌性。網上暗藏許多虛假資訊,不少甚至是詐騙陷阱,大眾在使用互聯網或社交媒體時,應負責任地運用媒體資訊和數碼科技,培養危機意識,避免誤墮法網或成為受害人。 首先要核實資訊來源是否可信,同時學習如何判辨不同資訊內容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提防假資訊及不良內容的誘餌,慎防網絡詐騙,為個人建立「防火牆」。若收到懷疑詐騙訊息,切勿點擊可疑短訊內的超連結,亦不應登入未經查證的網站或輕易提供財務資訊等。切忌抱着「寧可信其有」的態度處理網絡資訊,以免個人敏感經濟財務資料被不法分子竊取,造成財產損失。一旦懷疑個人帳戶遭入侵,亦應迅速重設登入憑證,並向官方機構的網絡管理員查證及報告,盡快止損。 此外,大眾亦可利用第三方防詐騙工具,以辨識詐騙及網絡陷阱。政府近年亦致力研發利用AI判別資訊真偽及反詐騙搜尋工具,如警方推出的「防騙視伏器」至今已錄得逾萬宗確認與詐騙有關的搜尋結果,預警潛在損失金額超過40億,有助網絡用家有效評估網絡詐騙風險,提升防罪意識。
延伸閱讀:騙徒扮防騙視伏App聲稱可還發騙款 呃事主存保證金 警稱假網站已下架
釣魚詐騙Phishing Scam
偽裝金融服務機構、電訊公司、政府部門、商戶等,以「漁翁撒網」的方式發放電郵或短訊,要求收訊人點擊訊息內含的連結,並要求留下個人資料、付款資訊等進行詐騙。
手機病毒|31款購物App藏惡意程式!看畢廣告片增值錢包內餘額即被盜走
手機病毒|FBI公開惡意App入侵手機8大最新徵兆 iPhone用戶也可能中招
手機病毒襲WhatsApp 出這一招即偷紀錄 (附假App分辨方法)
手機病毒|18個工具/遊戲Apps藏惡意程式 播廣告自動載入網上賭場/詐騙網站 入侵鏡頭偷錢偷資料!
內地女手機突傳出人聲 揭黑客遙距入侵鏡頭+螢幕!全因做錯1件事
釣魚騙徒扮醫務衛生局 聲稱自願醫保「激活異常」呃信用卡資料
釣魚詐騙廣告再有新改圖 扮港府官員稱「他的事業岌岌可危」
數碼韌性 Cyber Resilience
在網絡方面預防、檢測、承受、復原和適應逆境、壓力、攻擊,或對網絡資源受損害時的反應及能力。
消委會流動保安程式|11款手機防毒app評測推介 3款免費版媲美付費版 有效阻擋網絡釣魚
雙重認證是甚麼|保障帳戶安全必須開啟 附Whatsapp/Facebook/Google/常用App應用教學
WhatsApp新型騙案 收到1短訊代表已中招?!教你防止帳戶被入侵/盜用/偷資料方法
跨境詐騙集團開假網站發釣魚短訊盜信用卡資料狂碌 14人落網涉款490萬元
釣魚詐騙│警方3個月內接近千宗釣魚SMS騙案 涉款逾1000萬元 多涉及積分獎賞
文:星島中學學生報《S-FILE》編輯部;圖:星島圖片庫、網上圖片
訂閱《星島校園報》連環送學習天書及網上練習,立即瀏覽了解詳情:https://bit.ly/BTSEP2023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