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備戰中文科|卷一「閱讀能力」備試練習 也斯〈生活在馬路上的人們〉文章賞析

2024-03-08 14:00

生活在馬路上的人們 也斯

(1)
一個女人坐在竹籃裏,自己跟自己說話,有時她還舞動雙手。當她要走了,她便拖着繩子,把竹籃拖在背後。籃裏有她的衣服,那是她的家。她拖着她的家到處去。
一個男人,身旁放一枝拐杖,他讓它穿上西裝,又用布把它綁起。當他獨自坐在關上的店舖門前,他不喜歡人家接近他。陪伴他的只有這穿上外衣的拐杖,好像它是他唯一的朋友。
一個女人,坐在舊火車站的石柱旁,呆呆地坐上一天。她的東西放在柱後,而她就坐在那裏。有人走過去跟她說話,她只是擺擺手。她總是坐在那裏,好像她能做的就是坐在那裏。
一個老人掙扎着要站起來,他的腳麻痺了,他要起來,顯得那麼吃力,他彎着身,緩緩提起一隻腳。一個穿着睡衣的婦人,拿着一支玩具手槍,在人群身旁走過。一個人從這個垃圾箱走向那個垃圾箱。另一個人專心在一張紙上寫字,其中有些字可以辨認,有些不可以。一個人呆呆地坐在長凳上。一個人在那邊走過,回頭對人投以懷疑的一瞥。一個人瑟縮在封上的屋子前面。一個人在鎖上的鐵閘旁。一個人在關上的門外。一個人在沒人留意的角落。這些人攜帶着許多雜物,這些人的外貌跟普通人有些不同,這些人多半與人很難溝通:聲音太大或太小,說話不清楚,或者是不懂粵語的外省人。這些人看起來沮喪。

(2)
這個穿上西裝的男人,這個站在巴士站的少年,這個帶手鐲的男人,這個蹲在鐵閘前的男人……偶然看一眼,也許人們會下個結論:他們的精神有問題﹖他們是危險的﹖
不見得。不是這麼簡單。這個穿西服的男人,他喜歡散步,坐在長椅上休息。而他會特別選擇有陽光與和風的長椅,他坐在那裏,帶着一種悠閒的神色,欣賞光線的變化。他走近垃圾箱,看見地上的垃圾,先拾起來放進垃圾箱,再從垃圾箱裏翻着他要找的食物。他穿着西服,穿得好像一個普通人,他不懂看報,但他手上總是拿着一疊報紙,好像一個普通人。
這個站在巴士站上的少年。他常常搔抓皮膚,用力拭汗。他臉上有一種沉鬱的神色,總是站在那幾個位置,沒人聽過他說一句話。有一次,他的衣服敞開了,露出胸口那兒有一道開過刀的疤痕。注意到人們避開他,他臉上掠過一絲奇異的笑容。有人遞煙給他,他不說一句話,接過了,任人替他點煙,也不說一句話;下一次遇見這人,他反而好像故意要避開對方的樣子。他有時站着,有時睡在地上。若有人站在旁邊,他就自頂至踵把人打量一遍,笑笑。他看起來有點孤僻,但總是站在熱鬧多人的地方。
這戴手鐲的男人看起來很健康,事實上,他會說:「健康很重要。」他不喝酒,不抽煙,也勸人不要這樣。他喜歡寫字,有些字的筆畫很多,別人無法理解,但對他卻像自有意義,每個字都很用心的寫。人家讚他的書法,他會說:「謝謝!」有人要買他的字,他約定了日子叫人來拿,到時他守信地把一疊寫好的字放在膠帶裏。寫字除了簽名,還寫上身份證號碼。人家說不用寫身份證號碼了,他說這表示他負責任。
這個赤足蹲在鐵閘前的男人,他原是一個撿破爛的人,有一次在地盤裏誤拾了一把風扇,與物主衝突起來,被人抓住,後來就被送進精神病院。他原是沒病的,但這次以後,就丟了工作,他希望可以找到一份工作。

(3)
他們多半渴望工作。比如他,這個沒穿上衣、在陽光下吸一口煙的男人。他每次遇見熟人,就會問:「最近在做甚麼?」不管人家回答做甚麼,他都會說:「好呵,用心做吧。」他以前曾有過職業,後來不知怎的失去了。所以他總是勸人努力,「總有一日你會有機會,爬上去的。」
他過去曾走過許多地方,他還有一個兒子在內地。他說話時帶着濃濃的笑意,像個熱情的人,有時他會一面吸煙一面低頭沉思。但是,有幾次,他一手拿着一撮燃着的線香,一手拿着一封信,邊走邊讀,他的聲音若斷若續,聽不見在說甚麼,但神色凝重,滿懷憂傷。有一次,更把燃着的線香倒插在信上。
另一個他也渴望工作,但他總是覺得一切不可信賴。他咒罵社會、咒罵警察。這個他,是一個舞刀子的人:有一次,他在別人的注視之下,從口袋裏掏出一把刀子,用牙把刀拉出來,然後把刀夾在指縫間。他以前做過水手,好像牽涉過黑社會、上過警局。他說粗口,說有人迫害他。有一次他說要帶個人到大嶼山的一個洞去。他說:「你放心,我不會謀害你的。」他很敏感,警覺地注視周圍。有一次,他看着一棵樹,說那株樹乾了,要用水來澆它;又見樹上有洞,說要用士敏土來填它。有一次,他不知從那裡拾來一支笛,躲在碼頭陰暗的一角,獨自吹笛。
也有些人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如另一個他,以到山上採集山草藥賣給人維生。他做自己的事,沒事的時候抱膝坐在樹下,笑的那麼開心。他很開朗,有自己的做人態度。
另一個他,以替人開車門為生,也是個友善愉快的人。他也走過許多地方,做過碼頭工人。他把拾來的衣服都穿在身上,好幾頂帽子都戴在頭上。有一次,他把十個指頭都戴滿指環,不一定是指環,有些是汽水罐的鐵圈。他說話聲音很低,以為人家都聽得見。他很友善,對許多事情都笑,人家說他的鬍子很漂亮,他便笑了。
還有另一個他,是個年輕人,背着一個大袋,他也是渴望工作的。以前送外賣的時候,碰崩了一排門牙,從此與人溝通有點困難。他現在說話的時候好像許久沒有講話那樣,說得很生硬,想有次序地說出來,但很緊張。不過他的意思并不難了解。他可以用鐵釘做鳥獸的玩物,也渴望工作,但他相信沒人事關係,沒有介紹,根本沒法找到生活。他背着個大袋,像其他流浪人那樣在路上徘徊。他有自己的生活態度。據說他頗有義氣,曾經把自己的棉胎拿去賣了,讓幾個流浪漢大吃一頓。他有自己的原則,以前做過船上和碼頭的工作,有個南洋人叫他帶毒品,他一口拒絕了,他就這樣活下去,希望找份工作,有個棲身的地方,但卻不願做對其他人有害的事。

〈生活在馬路上的人們〉文章賞析

着眼小眾 散點透視

這篇散文寫於1977年12月,勾畫出三組下層人物的群相。作者也斯在《山水人物》一書的前記這樣說:「我接觸的多是平凡的人物,尋常的風景,於我有道理,便提筆寫下來了」,於是我們明白作者取材於平凡和尋常的人和事。

文中人物都沒有名字,而且很平凡,例如「這個赤足蹲在鐵閘前的男人,他原是一個撿破爛的人」,作者只以「他、他們」來作稱呼,但只要我們回想一下,在日常生活裏,總會試過在都市的角落和後巷碰着這些平凡而真實的人。

這些人看來也沒有關連,只不過是街上的陌生人。作者描寫的對象大都在街道上不顯眼的,只是呆着或靜坐着,展現出都市的靜態。但同一時間,作者觀察的目光卻是動態的,不斷由一個人物轉到另一個人物,例如「這個穿上西裝的男人,這個站在巴士站的少年,這個帶手鐲的男人,這個蹲在鐵閘前的男人」。

其實這是類似中國畫的技法,叫散點透視,同學應該見過《清明上河圖》,畫中有許多人物,這篇散文中的人物也是一樣,他們並列,沒有誰是主角,正如社會上無數人也不分主角配角,作者以這「散點」的組織來呈現出都市的狀況。

到了第三節,我們還是能找到人物的共通點,就是「渴望工作」和「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這些人物雖然窮困潦倒,但不失做人的尊嚴。作者的評價也漸次浮現,例如「他很開朗,有自己的做人態度」、「他有自己的原則」,可見作者一方面同情他們的不幸,另一方面也讚頌他們高尚的人格。

在繁榮都市中着眼和關注小眾,也是散文創作歷久常新的主題。

《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

〈生活在馬路上的人們〉練習

1. 作者在本文中描寫了不同人物,這些人物有哪些共通點?試列出其中三項。(3分)

2. 作者在文中第二部分末提到「他希望可以找到一份工作」,而第三部分也分別兩次提到「他們多半渴望工作」及「另一個他也渴望工作」,你認為有何涵意?(4分)

3. 參考以下兩段引文,試比較穿西裝的男人和孔乙己在人物心態和主題思想方面有何異同。(6分)

甲文:他穿着西服,穿得好像一個普通人,他不懂看報,但他手上總是拿着一疊報紙,好像一個普通人。( 引自<生活在馬路上的人們> 第二部分)

乙文: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的鬍子。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髒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他對人說話,總是滿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 引自<孔乙己 > )

4. 你認為如果把篇名改為「生活在大街上的人們」,是否更切合文章內容的表達?(4分)

參考答案

1. 作者在本文中描寫了不同人物,這些人物的共通點是:

  • 生活在社會低下階層、渴望有一份工作、不善溝通、有個人的生活態度、不打擾別人、生活圈子以一個人為主。(任何三項,每項1分)

2.

  • 在香港,工作成了絕大部分人的生活重心,而渴望得到一份工作,卻成了生活在社會低層人們的盼想。這本來只要靠努力就能得到的,可惜對他們來說,往往因為外表、工作經驗、溝通能力、學歷水平、際遇、不堪的遭遇等等,只能成了一種渴望。(2分)
  • 沒有工作,也與香港社會中的普通人格格不入,他們成了少數、變得離群,在惡性循環下,這種渴求也永遠無法實現。(1分)
  • 在此,也側面反映出社會對這些人的關顧不足。(1分)

3. 甲文中的他,「穿着西服,穿得好像一個普通人」,也許像他這樣年紀的一般人,就是應該穿着西服坐在辦公室工作,不然,就成了普通群眾中的異類。但事實是他沒有工作,沒能像普通人般成為白領。他渴望一份工作,也渴望成為一個普通人,不要成為社會的異類,所以穿着西服。「他不懂看報,但他手上總是拿着一疊報紙,好像一個普通人」他不太識字,連看報的能力也讓人商榷,但仍學着其他人一樣手拿着一疊報紙,活像與普通人無異。根據引文所述,他沒有工作、學識低、卻想擁有一份體面的白領工作,可見現實生活中的自己和理想中的自己出現了極大的落差,也說明了生活在社會低層的人也有個人理想,就算是一份卑微的盼想,也期望盡己所能嘗試縮窄那極大落差的距離。(2分)

乙文中的孔乙己站着喝酒,顯示他當時的經濟狀況不允許他坐着喝酒吃小菜,只能跟其他窮困的勞動者一起站着,但他卻不如其他站著喝酒的人一樣穿短衣,而是穿長衫,可見他放不下讀書人的身份,也不願意與穿短衣的勞動者們為伍,自覺比他們高貴。從這一節引文可見孔乙己的經濟狀況、社會地位和思想意識有嚴重矛盾,充分說明了他深受封建文化教育毒害之深,迂腐不堪,自欺欺人。(2分)

兩節引文中主人公的共通之處是現實生活中自己在經濟、社會地位方面與理想中的自己出現矛盾與落差。不同之處在於甲文中穿西服的他嘗試盡己所能縮窄那份落差,至少讓自己從衣着的體面中保留一點尊嚴,表達出身處社會低層的人也有他們高尚的人格。而乙文中的孔乙己卻是執着於思想意識的嚴重矛盾,作者藉此反映封建文化教育和科舉制度的害人不淺。(2分)

4. 如果把篇名改為「生活在大街上的人們」,我認為不會更切合文章內容的表達。

文中所描寫的社會低層人物雖然實際上並真的非在馬路上生活,但以「生活在馬路上的人們」為題,卻能讓人聯想到他們的生活。首先,馬路,是社會制度下專門給車子行駛的,生活在馬路上,是注定不被制度下所容許的,正如文中那些人物的生活模式:沒有固定的居所、沒有工作、不善與人溝通,甚至那些不必要的負責任行為,也可能被世俗人視為非與大眾一樣的不正常,不被接受。

此外,生活在這約定俗成的社會裏,他們處於社會低層,一個人生活,要時刻如躲避車子般躲避人際 ; 而馬路上駛過的每一輛車子,就如在他們生活中曾經出現的人,是關懷也好,是歧視也好,是親人也好,是素未謀面也好,都如過客般不作停駐。相反,若把篇名改為「生活在大街上的人們」,雖能實際反映那些人物所生活的地方,但卻少了一份深層的象徵意義與聯想空間,未能讓讀者深切理解到他們的生活境況。(4分)

如果把篇名改為「生活在大街上的人們」,我認為會更切合文章內容的表達。首先,從現實層面而言,這個篇名更能切實反映那些人物所生活的地方,是在大街而非在馬路。其次,生活在大街上,能表達出他們本來就是與大眾一樣,生活在大眾日常經過的地方,只是他們的生活模式又與大眾不一樣。他們的生活模式:沒有固定的居所、沒有工作、不善與人溝通,甚至那些不必要的負責任行為,被世俗人視為異類而不被接受,他們在同一生活空間內被隱沒在主流的生活模式中。

但從另一面看,這也正表達出他們生活於群眾中,卻又有自己的生活態度。相反,若把篇名改為「生活在馬路上的人們」,未能實際反映那些人物所生活的地方,讀者未必能理解馬路的象徵意義和聯想,甚致引起誤解。(4分)

撰文:

可洛 原名梁偉洛,作家及寫作班導師。大學時主修中文系,公開大學兼職講師,著有《來一場文學散步》等作品。曾獲中文文學創作獎、香港文學雙年獎、湯青基督教文藝獎等。

出題和解題:

賴鳳瑛老師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心誠中學中文科科主任

圖:星島圖片庫、網上圖片

相關文章: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