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了身體但意識一樣 會是同一人嗎?科幻中的哲學|STEM教室

2024-07-17 14:00

通過傳送器的是你嗎? ——科幻中的哲學

傳送器、意識轉移、假記憶……今天我們談談科幻,但為的不是趣味,而是它們在認真哲學討論中的應用。哲學中有個「人格同一性」的問題:

「我們怎知非同時的二人是同一個人(person)?」

例如你會說:昨天的你和現在的你是「同一個人」。 科幻故事中常見的傳送器,能把人身體中原子的資訊,傳送到遠處,再用這些資訊組成另一個人。新造的人無論生理和心理都和原本的一樣,這代表二人是同一個人嗎?表面上是,但如果原本的人因機器故障而保留下來又如何?人格同一性的問題看似簡單,實際上極難回答,然而其答案於道德和責任十分重要。本文將討論一個最流行的理論:記憶理論,以及其局限性。

2020 年上映的英美合拍的科幻動作片《天能》(Tenet),不斷地在多重宇宙間往復穿梭,此想法是基於多個量子位元的高維次,在空間中不斷往復式的操作。(IMDb圖片)
2020 年上映的英美合拍的科幻動作片《天能》(Tenet),不斷地在多重宇宙間往復穿梭,此想法是基於多個量子位元的高維次,在空間中不斷往復式的操作。(IMDb圖片)
傳送器把人身體中原子的資訊傳送到遠處,再組成另一個人,這二人是同一個人嗎?
傳送器把人身體中原子的資訊傳送到遠處,再組成另一個人,這二人是同一個人嗎?

記憶理論

最簡單的記憶理論是:非同時的二人如有幾乎相同的記憶,他們即是同一人。例如你有昨天的你的大部分記憶,所以你們是同一個人。電影《永恒族》中也說到,如要把人的記憶清除,她之後就不會再是同一個人了。 電影《換命法則》講述一老富翁把自己的意識轉移到一年輕人的身體。如果意識是物質性的話,這物理上是可能的。雖然二人的身體不同,我們直覺上會認為,轉移後的年輕人和老富翁是同一個人,證明我們傾向認同記憶理論。

2021年電影《永恆族》
2021年電影《永恆族》
2015年電影《換命法則》
2015年電影《換命法則》
我們怎麼知道照片中的人是自己?
我們怎麼知道照片中的人是自己?

記憶理論的問題

以上記憶理論最明顯的問題,就是記憶會隨時間被遺忘。如果現在的你忘了小時的你的許多記憶,據記憶理論,二者並非同一個人。然而,我們平時會說以上二人是同一人。但這很容易解決:例如現在的你有昨天的你的多數記憶,昨天的你又有前天的你的多數記憶,如此類推,你就可說現在的你和小時的你是同一個人。記憶理論第二個問題,是循環定義。記憶有可能是假的:事實上,我們的記憶不太可靠。如果我們只考慮 「真的記憶」:即我們真實地經歷某些事而產生的記憶,那麼,我們必先要肯定那過去的人跟現在的是同一個人。但這正正是我們想判定的事。電影《第六發現》中,複製人和本體都有幾乎相同的記憶;如果記憶是神經元的連接模式,這物理上是有可能的。直觀上,我們會認為複製人的記憶是屬於別人的,這些記憶不能證明複製人和本體是同一個人。

2000年電影《第六發現》
2000年電影《第六發現》
即使轉換了身體,只要意識一樣,我們也會認為是同一個人。
即使轉換了身體,只要意識一樣,我們也會認為是同一個人。

「空想」的價值

有人可能會問:討論科幻情節重要嗎?可能何謂「同一個人」並沒有嚴謹的定義,但科幻情節於現在並不會發生,我們對人格的理解,在日常生活中夠用就好了。 這種說法固然有理,然而哲學討論以及科幻故事可拓闊我們對何謂「可能」的想像。更重要的是,它們挑戰我們日常視為理所當然的觀念,提醒我們宇宙依然充滿未知,保持我們對世界的驚奇感。

人格同一性取決於記憶的真實性,但記憶的真實性又取決於人格的同一性。
人格同一性取決於記憶的真實性,但記憶的真實性又取決於人格的同一性。

文、圖:莫貴龍老師﹙[email protected]﹚化學科老師、STEM老師,相信知識有其內在價值  部分圖片:網上圖片

延伸閱讀:哲學教室 | 迷失在語言遊戲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