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得知年的定義和周期?回歸年與春分點|STEM教室

2024-11-20 14:00

你知道一年的開始是哪一天嗎?這好像有點多此一問,不就是1月1日嗎?慢着,為甚麼不可以是農曆的正月初一?又為甚麼不是廿四節氣的立春或其他日子呢?這些都是與天文學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當中其實大有學問。

一年之間的日落方位會隨日子而異。
一年之間的日落方位會隨日子而異。

觀象授時知「年」期?

普遍來說,一年的定義就是地球圍繞太陽運行一周的時間,約365又1/4日。但當古人仍以為地球是世界中心時,又如何得知年的定義和周期?我們都知道,太陽從日出至日落再到另一個日出來臨,就稱為「日」。而仔細觀測每天的日出或日落,就會發現太陽的位置每天都稍有不同。其實太陽並不一定在正東方升出、正西方落下,而是有時偏北、有時偏南。只要持之以恒每天記錄太陽的出沒方位,就會發現太陽的位置是有規律地循環改變,這周期就可稱為「年」。

在世界各地的巨石陣(Stonehenge)或好一些古代建築物,建築方位與太陽周年間出沒位置關係密切,部分考古學家認為是為了記錄太陽出沒位置而建造的天文測量工具。
在世界各地的巨石陣(Stonehenge)或好一些古代建築物,建築方位與太陽周年間出沒位置關係密切,部分考古學家認為是為了記錄太陽出沒位置而建造的天文測量工具。

另外,利用立竿見影的方法亦是測量太陽運動周期的途徑。只要在平地上豎立一支直竿,並在地上準確地沿竿子的南北方向畫上直綫。當每天陽光將竿影投在地上與南北綫重疊時,就記錄影子頂端的位置。只要持之以恒每天進行記錄,就會發現影子在南北綫上的位置有規律地循環改變,而這周期亦可稱為「年」。中國古代的天象儀器「圭表」就是以此原理測量一年的長度及釐定二十四節氣的日期。

而仔細觀測每天的日出或日落,就會發現太陽的位置每天都稍有不同。
而仔細觀測每天的日出或日落,就會發現太陽的位置每天都稍有不同。
在北京古觀象臺的圭表上,日影最長的一天就是冬至,最短的一天就是夏至。
在北京古觀象臺的圭表上,日影最長的一天就是冬至,最短的一天就是夏至。

如若在日出前或日落後留意一下太陽方向的背景星空,就會發現太陽於不同季節會走到不同的星座(如下圖)。持之以恒每天記錄太陽所經過的星座,就會發現這現象亦是有規律地循環,此路徑稱為「黃道」(Ecliptic),而太陽在黃道上運行一圈的周期亦是一「年」。

此路徑稱為「黃道」(Ecliptic),而太陽在黃道上運行一圈的周期亦是一「年」。
此路徑稱為「黃道」(Ecliptic),而太陽在黃道上運行一圈的周期亦是一「年」。

回歸年與春分點

以上提及的幾個測定「年」的方法,都是依據太陽在黃道上運行一周的時間而定,這稱為「回歸年」,長約 365.2422日。由於地球的自轉軸傾側了23度半,令太陽時而直照南半球或北半球,這造成季節變化及不同的日照長短。而當太陽直照地球赤道之時,太陽處於黃道與天赤道的交點,這就是春分點(Vernal Equinox)和秋分點(Autumnal Equinox)。在天文學上,春分點意義重大,不但是天球座標[赤經RA, 赤緯Del] [0,0]的位置,亦是黃道的起點(黃經0度),更可以視為一個回歸年之起始。原來「一年之計在於春」是有這樣的天文學含意。

世界上有不少國家和民族都視春分為重要節日,例如在日本「春分の日」就是公眾假期,以慶祝春天的來臨;印度的重要節日「好麗節」以及伊朗的「納吾肉孜節」即波斯新年等。除了回歸年外,還有以地球近日點來定義的「近點年」、以太陽於背景恆星位置來定義的「恆星年」。原來「年」這個問題並不簡單啊!在日常生活中多觀察、細思考、常提問,就有可能發掘出更多有趣的原理來。

黃道與天赤道相交23.5度,太陽沿黃道自南向北穿越天赤道的是春分點,北向南穿越天赤道的是秋分點。
黃道與天赤道相交23.5度,太陽沿黃道自南向北穿越天赤道的是春分點,北向南穿越天赤道的是秋分點。

除了回歸年外,還有以地球近日點來定義的「近點年」、以太陽於背景恆星位置來定義的「恆星年」。原來「年」這個問題並不簡單啊!在日常生活中多觀察、細思考、常提問,就有可能發掘出更多有趣的原理來。

文、圖:許浩強老師 資深天文教育工作者 部分圖片:Stellarium、Vito Technology, Inc.及網上圖片

相關文章:

每日雜誌‧人物誌|不願繁星凋零 許浩強竭力守護夜空

延伸閱讀:

活在自轉夠慢的星球 一日會有一年那麼長嗎?|STEM教室
夜觀星象 感受宇宙穹蒼 望遠鏡的發展和原理|STEM教室
國際跨媒體天文教育者 天文與流行文化結合 推廣天文科普|STEM教室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