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的點評|習近平去錦州的啟示 不允許紅色江山變色
2022-08-20 08:10
國家主席習近平露面,於8月16日,到了遼寧西南部的錦州考察。外媒將焦點放在習主席喊話「東北振興」,恐怕這是放錯重點了。
當天下午,習主席去到錦州凌河區的遼瀋戰役紀念館,回顧東北解放戰爭歷史和遼瀋戰役勝利進程。遼瀋、淮海和平津3大戰役,是解放軍打敗國民黨軍的3場決戰。而作為揭幕之戰的遼瀋戰役,發生在1948年 9月12日至11月2日,當中最關鍵之戰是序幕之戰----錦州會戰,這一仗改寫了中國的歷史,決定了一年多之後解放全中國的重大歷史轉折。
習主席考察遼瀋戰役紀念館時說,解放戰爭時期我們黨同國民黨的大決戰,既是兵力火力之戰,更是民心向背之爭。遼瀋戰役勝利是東北人民全力支援拼出來的。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決定事業興衰成敗。只要我們黨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始終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就能擁有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強大力量。
習近平又指出,「我們的紅色江山是千千萬萬革命烈士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決不允許江山變色,人民也絕不答應。 」
習主席到訪錦州,背後有微言大意。要了解背後的含義,首先要知道錦州大戰究竟是什麼一回事。1948年初,解決戰爭已進入第3個年頭。解放軍採取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吸引了大批農民參與。國民黨軍當時在東北地區有50萬之眾,但被解放軍分割於瀋陽、長春和錦州為中心的3個孤立的據點。其中國民黨軍東北剿總總司令衛立煌率領30萬人固守瀋陽一帶;東北剿總副總司令鄭洞國領軍10萬人守衛長春;東北剿總副司令范漢傑領軍15萬防守錦州及山海關一帶。
國共兩軍的東北決戰如箭在弦,解放軍面對國民黨軍的3大據點:長春、瀋陽和錦州,究竟應該先從哪裏打起?這是一個艱難的抉擇。先打最北端的長春,是最正路的選擇,因為長春已被解放軍包圍,守軍人數也較少,而解放軍的東北野戰軍的主力集中在北方,進攻長春無後顧之憂,這是最易打的方案。
進攻瀋陽是另一個抉擇,但瀋陽集中了國民黨軍30萬重兵,顯然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至於最南端的錦州,是最不利解放軍進攻的地區,由於解放軍重兵在北部,東北野戰部隊必須長途跋涉南下,遠距離奔襲,而補給路線又暴露在瀋陽附近的國民黨軍的攻力之下。加上部署在北平的國民黨軍傅作義大軍可以北上馳援錦州。進攻錦州很容易會陷入一個南北夾擊的危局之中。所以,東北野戰軍部隊的司令林彪傾向先打長春。
但毛澤東並不這樣想,他傾向於先打最難打的錦州,原因是如果打長春,就像攻打腰部,容易成功,但食之無味。打瀋陽是攻堅戰,若國民黨軍敗退,就會選擇率領大軍南撤,撤回關內,就會影響到華中地區的戰局。進攻錦州雖然最難,但若然成功,就可以關閉東北的大門,最大限度地把國民黨軍困在東北,圍而殲之。因此,毛澤東拍板要速戰速決,在國民黨軍南下北上救援之前,快速拿下錦州。
錦州之戰極其慘烈,最後解放軍成功拿下錦州,奠定之後的勝局。
今年以來,中國歷經艱險,從上海疫情,到經濟受困,再到佩洛西訪台。就是在二十大召開之年,出現一波又一波的衝擊。習主席在台海風波後一露面就去了錦州,有重要的啟示:
一、當年錦州戰役如此之難,但中共捨易取難。無論中國大國崛興,抑或統一台灣,沒有一件是容易的事情。當年的中共做得到的難事,如今的中共也可以做得到。
二、紅色江山,不能丟失。從錦州之戰,到3大戰役,這個紅色江山,是大量革命先烈用性命換回來的,不可丟掉。今年是中共二十大召開之年,敵對勢力不止挑戰政權,還想山河變色,所以要用盡全力,瓦解顛覆勢力。
三、關鍵在於人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只要中共牢記「執政為民」的使命,人民就是最大的依靠,江山就會牢固,統一必定在望。
盧永雄
原文刊於《巴士的報》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