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喉|中俄軍用造船合作進程 一個差異成關鍵

2022-09-03 11:13

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日前宣布,俄第一艘量產型北極專用浮動核電站船體在中國某船廠開工建造,這艘萬噸級大船預計明年年底前交付。消息引起不少關注,更有人聯想到早前俄媒稱「應該購買中國軍艦」引發的熱議。

浮動核電站就是飄在海上的核電站,核反應堆和其他發電設施都被安裝在一艘特殊的駁船上,這艘駁船就相當於核電站的「地基」。

那為甚麼俄羅斯要在中國的船廠下單?俄羅斯官方的解釋是,該項目安排給中國企業,並不是因為俄方造船廠造不出,只是工期緊迫、本國造船工業訂單已經排滿,這才交給外國。

不過就有分析認為,俄羅斯造船工業已經衰落,如果在國內打造這樣一艘萬噸級的船殼,需要調動兩家大型船廠,而且要等上10年。再加上俄烏衝突爆發後,俄羅斯更是把更多的產能轉移到了軍用,導致其民用產能極為有限。

因此,俄羅斯核能企業做出向中國下單的決定,也就不出奇了。

俄羅斯依託前蘇聯的遺產,曾經在海軍、造船領域領先中國很多,中國在蘇聯解體不久,還設法購買了四艘號稱「航母殺手」的現代級驅逐艦。但中方在接收俄羅斯製造的後兩艘驅逐艦時,就發現俄方在造船、軍工上的實力似乎已經大打折扣。

就在同一時期,中國軍工、造船企業則正在積蓄能量,迅速發展。幾年後,中國海軍的造艦行動就全面開始了。俄羅斯原海軍副司令柯洛廖夫就曾經登上遼寧艦,見證了解放軍海軍航空兵的艦載機成功起降,表情複雜。

就在今年8月底,他回應媒體查詢時表示,反對俄羅斯從中國購買艦艇,「不認為是解決俄羅斯海軍、增加艦艇數量問題的有效辦法……俄羅斯造船業儘管存在客觀困難,但有能力解決所有任務」。

但不可否認的是,從普通的民船,到涉及核能發電的特殊駁船,中俄在民用造船領域上的合作愈來愈深入。在此基礎上,中俄未來是否有可能在軍用造船領域展開合作呢?

事實上,除了關乎「面子」,還有一個差異成為關鍵問題。

中俄兩軍在海軍建設理念迥異,導致俄軍未必能夠用得了解放軍的裝備。目前,中國海軍正在走向遠洋、全球海軍的方向,軍艦都是為藍水海軍打造的,而俄羅斯海軍當前主要的任務是近海防衛,就算買了大型驅逐艦、兩棲攻擊艦也沒有地方用。

此外,在俄烏衝突的大背景下,對俄烏兩國採取客觀中立立場的中國,也不可能對當事的任何一方提供武器裝備和平台。因此,儘管俄羅斯內部討論激烈,但兩國官方都沒有涉及相關話題。

其實就算在俄烏衝突爆發前,中國最多也是曾經向俄軍護衛艦提供過發動機。如果兩國在軍用造船領域要進一步深度合作,恐怕要等到俄烏衝突結束後才有條件了。

深喉

原文刊於《巴士的報》

 

編按原題為「熱議進口中國軍艦後 俄羅斯向中國造船廠下了加急訂單」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