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雜誌|促進教研服務社會 養和致力培育本地醫護
2023-03-03 08:18
養和醫院於1922年成立,100年來與香港醫學發展密不可分。創辦人之一兼前任院長李樹芬醫生設立的「李樹芬醫學基金會」今年亦屆60周年,一直秉承3大宗旨──致力促進本地醫學教育、醫學研究及慈善醫學服務,包括與本地2所醫學院合作培訓醫科生,培育新一代醫護;基金會亦一直支持養和的發展,透過積極引進尖端醫療科技,不斷提升服務質素,造就現時擁有頂尖醫療科技和醫護人才的養和醫療集團。
養和經歷百年殊不容易,養和醫療集團營運總監、養和醫院董事李維文表示,養和能夠茁壯成長,有賴前任院長李樹芬醫生對推動本地醫療發展的堅持和信念,「上世紀20年代,李樹芬醫生已極具前瞻性,當年他到明尼蘇達州考察時,受美國的美奧醫學基金(Mayo Foundation)啟發,因此參照其理念和運作模式,在1963年成立李樹芬醫學基金會,並把自己持有逾80%的養和醫院股份全數投放於基金會。」至2016年,基金會正式全資擁有養和醫院,翌年養和醫療集團組成,旗下成員包括養和醫院、養和醫健、養和東區醫療中心及養和癌症中心,聯手促進本地醫學教育、醫學研究及慈善醫學服務。
李樹芬醫生於1963年3月成立李樹芬醫學基金會,致力促進本地醫學教育、醫學研究及慈善醫學服務。
養和自1998年起為香港大學醫學院的醫科生提供培訓。
陳煥堂醫生表示,養和為本地兩間醫學院的醫科生提供臨床實習機會,也為有意考取專科資格的醫生作培訓。
李維文表示養和過去做了不少研究,涉獵各個專科,大多數都在外國的期刊或國際會議發表,冀所發表的研究能夠達到國際的水準和門檻。
助2大醫學院培訓醫護人才
基金會以自負盈虧模式營運,李維文指出,基金會成立對養和至關重要,「基金會理念是養和持續發展的推動力,養和一直秉承李樹芬醫生的精神和理念,帶動本地高端醫療和精準治療的發展,讓更多病人受惠。不論在任何艱難時期,養和都謹記李醫生那份服務病人的初心,並希望把這份信念傳承下去。」
李樹芬醫學基金會與本地2所醫學院合作培訓新一代醫生,養和醫療集團首席醫療總監、養和醫院副院長陳煥堂醫生憶述,他在70年代當醫學生時,在港大醫學院上課都會經過李樹芬樓,「養和與港大在醫療教育方面淵源深厚,李樹芬醫生在1961年曾捐出土地予香港大學作擴展醫學教育用途。自1998年起,養和為港大醫科生提供培訓,幾乎所有港大醫科畢業生都曾到養和醫院實習;至2013年,亦開始為中大醫科生提供培訓,攜手培育新一代醫生。」養和亦為有意獲取專科資格的醫生提供專科培訓及臨牀實習,包括外科、眼科、骨科和整形外科等,其中家庭醫學專科可以在養和完成整個專科訓練。
投放資源於護士培訓
為進一步推動本地醫護培訓,養和於去年11月與港大簽署合作備忘錄,標誌養和成為港大醫學院的關聯教學醫院,並將於今年4月展開「臨牀醫護聯合培訓計畫」,促進港大分派醫學院的教授和醫護人才,為養和醫療集團提供臨牀服務。陳煥堂表示,計畫讓具資歷的專科醫生在養和實踐其教學使命,「他們可使用院內高端醫療設備,掌握前沿的醫療技術,互惠互利。」此外,養和多年來亦捐款支持2所本地醫學院,設立10個教授席,促進醫學教育、科研和學術交流。
養和亦投放不少資源於護士培訓,陳煥堂表示,養和早在1927年成立護士學校。除了提供在院培訓,亦不時安排在職護士參與專科如深切治療、腫瘤科等的護理工作坊,以及到海外知名大學作交流,提升他們的專業知識。他特別指出,院內有專責同事安排護士的持續培訓,例如為資深護士提供管理課程,協助改善工作流程;不時也會與一些外國醫療機構合作舉辦護理課程,令更多員工可以自我提升。
養和本着服務本地華人的初心,一直精益求精,全心服務病人,造就百年傳奇。2人都期望養和能夠繼續秉承李樹芬醫學基金會的宗旨,以改善病人福祉為己任,推動醫學教育和嶄新醫療科技的發展,積極回饋社會。
多方面慈善服務 幫助醫療團體
在慈善醫學服務方面,養和透過與其他基金會合作,資助有經濟需要的病人接受治療。陳煥堂舉例,如心臟「通波仔」手術或放射治療癌症,現時均有不同計畫資助合適病人在養和接受治療,「希望為更多有需要市民作治療。」
今年擬為心光學校籌款
養和亦十分鼓勵員工參與義工服務,陳煥堂表示,醫院早在2009年4月成立由醫生、護士、護士學生、校友及退休員工組成的「山村義工隊」,鼓勵員工以自身專業回饋社會。此外,每年也會舉辦「健步樂行獻愛心」,為本地醫療相關的慈善機構籌款,同事們每籌到1元,醫院便會配對捐出1元;2019年成功籌得50萬元,資助2名患有重型地中海貧血症的病童接受「半相合血幹細胞移植」治療;2018年則籌得36萬多元,協助脊髓肌肉萎縮症患者購置維生設備及特製輪椅。今年將為心光盲人院暨學校籌款,購置輪椅小巴接送病友。
致力引入尖端醫療科技 臨牀研究助了解治療成效
養和過去不斷引進先進醫療設備和技術,例如早年引進全港首部X光機、成功培育首名試管嬰兒;在癌症治療方面更屢創新猷,引入亞洲首部螺旋放射治療系統、磁力共振導航放射治療機(Unity MR Linac),以及把質子治療系統引入本港。
李維文表示,引入儀器要透過臨牀研究,而得知如何更有效率運用儀器,提升成效,「例如本來用作掃描造影的磁力共振,經團隊鑽研後,認為可用於放射治療時定位腫瘤位置,協助實時瞄準癌細胞,減少輻射對附近組織的損害和副作用。」自2019年引入磁力共振導航放射治療機,養和團隊就此發表10多份相關研究文章,其中21年於醫學期刊Cancers發表的一項研究,證明病人在治療期間及其後出現的副作用相對溫和及短暫。
養和以臨牀研究配合臨牀經驗,不斷改良和優化技術,李維文表示,這全賴基金會的支持,「臨牀研究需要大量經費,亦佔用醫護人手和時間去撰寫和發表研究文章,但我們仍堅持投放資源,因為我們深信尖端醫療科技可造福人群。」過去近20年,團隊每年平均發表100份至200份研究,李維文指,大部分研究都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或國際醫學會議上發表,希望能對全世界都具影響力。
《星島申訴王》於3月1日隆重登場,節目為民請命抱不平、追蹤城中熱話,亦會搜羅溫情小故事。你申訴,我跟進,搵91999933,《星島申訴王》隨時候命!
立即報料: https://bit.ly/3IMunqd
你的獨家報料一旦被採用及報導,將獲得乙份獎品。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