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會客室|太平館餐廳堅持百年原味 創造香港傳奇

2024-03-15 08:00

太平館餐廳已有160多年歷史,至今傳承自第五代,是香港碩果僅存的百年老字號餐廳。
太平館餐廳已有160多年歷史,至今傳承自第五代,是香港碩果僅存的百年老字號餐廳。

隨着連鎖式餐廳激增,將滿載港式情懷的中式西餐廳推向了邊緣。然而,有一家餐廳縱幾經艱辛,仍然堅守着初心,保留着百年原味。現超過160年歷史的太平館餐廳,不僅是傳承五代人的家族生意,更見證了中國近代飲食文化演變。就如太平館餐廳的董事總經理徐錫安(Andrew)自信地宣稱,餐廳每一天的營業,都在創造歷史。
 

相中為太平館餐廳1964年的油麻地分店,相信不少老香江仍印象猶新。
相中為太平館餐廳1964年的油麻地分店,相信不少老香江仍印象猶新。


太平館餐廳的歷史不少港人已耳熟能詳,「百多年前,洋人在廣州經商因言語不通,一般都在洋行裏自設廚房,再在本地聘請廚師負責膳食。而我的高祖父徐老高當時就在美國人開設的洋行裏學廚,學得一手烹煮西餐的技巧。後來他自立門戶在攤檔擺賣,鑑於當時社會相對保守,不易接受西餐文化,於是他以豉油代替胡椒及鹽,創出了『嶄新』的中式西餐,稱得上是Fusion(融合)菜的始祖。」近年不同菜系均愛以Fusion混合打造出新口味,Andrew笑稱,著名填詞人黃霑在世時曾說:「現在才開始講Fusion?你們(太平館餐廳)百多年前已經進行Fusion啦!」

另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相比許多名成利就的品牌紛紛易手賣出,與創辦人分道揚鑣,太平館餐廳依然由徐家一直傳承,從未中斷。日本侵華時期,徐家走出廣州來到香港,並於上環三角碼頭開店,輾轉之下發展成今日共有中環、銅鑼灣、尖沙咀及佐敦4間分店,而且均為自置物業,根基穩固;反而廣州店因戰後初期轉為公私合營,與徐家已無關係。

傳承初心重於金錢 重視細節無視成本

在成功發展路上,Andrew坦言家族面對過很多次誘惑,「回歸前有基金公司尋求合作,想將太平館餐廳做大上市,另外亦有公司希望合作,將我們的豉油製成醬料包,在本地超市甚至海外發售。如果接受了,也許現在不用這麼辛苦……不過太平館餐廳背負着歷史的使命,要按照家族傳統穩定經營的規條,寧穩勿急,不會為一時風光而急速發展,事關保住傳統比一切更重要。」
 

Andrew表示,經營太平館餐廳的理念是寧穩勿急,以保留百年傳統為使命。
Andrew表示,經營太平館餐廳的理念是寧穩勿急,以保留百年傳統為使命。


正因為五代人均肩負起這份使命,令太平館餐廳得以保存其獨特性,「我們非常強調傳承與堅持品質,因此不能走捷徑,每道菜式都是即叫即製,不會預先製好後等客人落單才翻熱奉客。」在Andrew的管理下,最細微之處亦相當講究,他大談每道招牌菜式的製作要訣,一一娓娓道來,「瑞士雞翼要用上新鮮雞,浸熟需要20分鐘,才會鮮嫩多汁;乳鴿會在客人點菜後才以豉油醃製上味再生炸,師傅巧妙控制火候與時間,乳鴿才會熟透;在香港新鮮處理的牛尾有限,需要與供應商建立良好關係,才有辦法以高價購入新鮮牛尾,只有新鮮牛尾才會帶有皮的;煙燻䱽魚採用最貴的鷹䱽,來貨價每斤已經200多元,將4至5斤鷹䱽起肉煙燻,可能只剩下60%,如果煙燻過度亦會有很大損失。」

最讓Andrew執着的,可能是特大梳乎厘,「有人認為我們的梳乎厘售價貴能賺大錢,但人工也是成本,即叫即製一份梳乎厘需時30分鐘,食客在餐廳等梳乎厘出爐的時候,在門外等待入座的人依然大排長龍。雖然預製菜能確保上菜快,翻桌率高,但我們為了傳承最原始的風味,寧可少做半轉生意。我早前特別翻查資料,從民國第一美食家譚延闓的日記中發現,他早在上世紀20年代便在廣州品嘗過我們的梳乎厘,所以我們製作梳乎厘的方法已有百年歷史。」美食背後不僅是一份味道,也承載百年光輝。
 

特大梳乎厘是餐廳的招牌甜品,即叫即製需時約30分鐘。
特大梳乎厘是餐廳的招牌甜品,即叫即製需時約30分鐘。


管理滿載人情味 罕有仍提供員工住宿

由於食物並非工場出品,以人手炮製,作為負責人,Andrew又如何確保食物的質素?他說:「我每天都會到每間分店為當日出品的食物試味:豉汁、燒汁、蠔汁、白汁、羅宋湯和白湯等,每天的工作都很繁忙,所以習慣正餐不會吃很多東西。」要傳承百年味道,不能單靠好的食材,有一流的師傅烹調出傳統的美味同樣重要,「我們的大廚雖然只有40、50歲,感覺相對年輕,但他們都在畢業後開始當學徒,每個人都有20年以上經驗。能留住人才,我們所出的工資自然不差,而且出糧準時又穩定,能讓他們安心工作下去。另外我們可能是現時唯一提供宿舍予員工的餐廳,每間分店的員工落場或下班後,只需1分鐘便可回到餐廳樓上宿舍,不用在外打發時間。有些住得偏遠的員工更會選擇直接在宿舍長住,待放假才會回家,讓員工節省了許多金錢和時間。」

在經濟起飛前,對一般人而言,酒店的餐廳是最上位的存在,但礙於語言不通,予人「望門生畏」之感。因此擁有共通語言、高檔定位、親切舒服感覺的太平館餐廳,成為了當時人追求的目標,而且因為餐廳重視每個細節,當時成為不少人學習西餐禮儀的理想場所,久而久之便成為情意結。Andrew說,「例如霑叔(黃霑)光顧數十年,是因為他父親在西關已經在光顧;莫文蔚爸爸曾經提過自己是四代人來光顧,以前莫文蔚就讀拔萃女書院時,會在她考試成績好的時候帶她來慶祝。」 
 

 Andrew珍藏太平館餐廳過去的「歷史文物」,見證歷史變遷。
Andrew珍藏太平館餐廳過去的「歷史文物」,見證歷史變遷。


冀培育第六代傳人

對於太平館餐廳的未來發展,Andrew認為,「創新難,守護百年歷史傳承更難,而且太平館餐廳已有一個『框框』,大家知道來太平館會吃到甚麼菜式、甚麼味道,令我們不敢有一絲怠慢,因此菜式不會有大改變,專注繼續保持我們菜式的傳統風味。」

展望將來,Andrew寄望兒子將來能成為第六代接班人,「小時候每星期最少一次會到太平館餐廳吃飯,讓我對餐廳有所了解,逐漸培養出情意結,讀完大學後回港便順理成章接手做這盤生意,肩負起這家族責任,所以現在也會經常帶兒子來吃飯,讓他慢慢感受到傳承的使命感。」
 

 蔡瀾、倪匡等名人都是餐廳的常客。
蔡瀾、倪匡等名人都是餐廳的常客。
Andrew展示周潤發拍攝的沙龍照。
Andrew展示周潤發拍攝的沙龍照。


名人明星顧客無數 獲周潤發即興拍照

太平館餐廳已有百年歷史,招待的貴客自然也不少,最多人談及的是黃霑、倪匡、蔡瀾和金庸四大才子。Andrew提及當年請蔡瀾簽名留念,蔡瀾更加了「堅持到底好嘢」六字。他又指當年影視紅星鄧碧雲亦是餐廳的忠實擁躉,每星期都會光顧4至5次,更會事先預訂瑞士雞翼。

不過要數近期的「大卡士」,便非周潤發莫屬,Andrew說,「當時周潤發把相機拿出來,發現他所用的鏡頭是舊式戲院的投映機鏡頭,我才知道那些鏡頭可以在相機使用。聽他說那些鏡頭均是靚鏡頭,發哥更叫我把相機帶出來,教我用。」他又從手機取出一張自己在太平館餐廳裏拍攝的沙龍照,「當日周潤發來吃飯,拿着相機在拍照期間,忽然叫我站在水吧旁,就幫我拍了這張照片。」
 

為符合霓虹燈招牌的法例規定,原有餐廳招牌去年被拆下,Andrew花費20多萬元,按照原有設計重新打造尺寸小三分一的新招牌。
為符合霓虹燈招牌的法例規定,原有餐廳招牌去年被拆下,Andrew花費20多萬元,按照原有設計重新打造尺寸小三分一的新招牌。


感歎香港餐飲服務下降 中式西餐廳地位不再

時移世易,環球美食選擇繁多,令中式西餐廳的地位越來越被忽視,但最讓Andrew慨歎的非生意額,而是香港很多餐廳因為成本影響,令整體服務質素不斷下降,「現時一般餐廳都不會事先擺盤,有些甚至於連茶水也不再供應,或要顧客自行到櫃桶取餐具。」的確,若然餐廳不重視服務的話,食客又怎會再次光顧?他說,「價錢的背後不止在於門面價格,亦包含每項服務及食物的質素。我們選用靚茶葉,但堅持茶水免費。另外直至疫情我們才取消提供熱毛巾,改作提供消毒紙巾。每樣小小的堅持,便會匯聚成很大的分別。」

疫情過後,港人消費模式正在改變,對餐廳有影響嗎?Andrew認為,也許食客會北上消費,但最終也會回來光顧。開放旅遊業亦吸引海外旅客慕名而來,他笑指不敢多做宣傳,怕大量顧客到餐廳會應付不來,「在剛剛的農曆新年,內地旅客透過小紅書及其他媒體認識太平館餐廳,所以有很多內地旅客會慕名而來。像早前中央電視台來拍攝飲食專題節目,他們相當震驚香港竟然有一間餐廳由清朝延續到現在,認為這是很難得的歷史,結果一拍便拍了3天之多。」

撰文:李飛帆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