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局啟動馬頭圍道項目 韋志成籲業主勿因重建而漠視樓宇維修
2024-08-18 08:53
市建局在本月9日啟動土瓜灣馬頭圍道/落山道發展項目(馬頭圍道項目),並與毗鄰已核准發展的靠背壟道/浙江街公務員建屋合作社試點項目一併進行規劃和設計,發揮協同效應。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呼籲重建與樓宇復修並重,業主勿因重建而漠視樓宇安全和維修責任。
韋志成在網誌表示,即使市建局在考慮不同因素後決定在某一區啟動重建項目,由宣布展開到進行收購業權的工作,需經歷一段頗長的時間,被納入範圍的樓宇若然有維修需要,甚或已收到政府發出的強制驗樓令或修葺令,業主實在不應抱拖延心態,只等待市建局收購而棄維修需要於不顧,因為一旦在這段期間,因樓宇日久失修而造成意外,引致人命傷亡,業主們便有可能需要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後果堪虞。
六成屬「欠缺維修及保養」類別
他續指,馬頭圍道項目範圍內共有15幢樓宇,樓高3至9層,市建局團隊於項目啟動前,實地視察每幢樓宇內外公共地方,包括外牆、懸臂式構件、天面及樓梯等的狀況,並將所蒐集到的資料匯入由市建局自行開發的市區更新資訊系統(URIS)內的「樓宇狀況評估」程式,得出每幢樓宇的評估級別。結果顯示,項目內有 9 幢樓宇、即六成屬「欠缺維修及保養」或「維修及保養欠佳」的類別,反映大廈部分公用地方出現滲水、牆身裂紋,及批盪或石屎剝落等樓宇老化的情況,影響住戶的居住質素。
15幢樓宇強制驗樓令個別大廈拖延逾10年
其後,團隊再將有關資料結合市建局的數據庫,進一步了解項目範圍內的大廈有否接獲驗樓令或維修令,以及是否曾進行樓宇復修工程等。據資料所得,全部15幢樓宇均收到由屋宇署或消防處發出的法定命令,包括強制驗樓令、渠務修葺令、危險建築物命令和消防安全指示等,而且全部尚未遵從,甚至有個別大廈在收到政府相關命令後至今超過10年,仍未跟進。
韋志成指,現場可見部分大廈的公用地方如樓梯和牆身出現多條大大小小的裂紋,甚至有大廈外牆出現大範圍批盪和石屎剝落情況。馬頭圍道項目範圍內的樓宇雖然沒有即時的危險,但對於上述樓宇出現的維修需要,業主必須正視並盡快為樓宇進行維修工程,不容再拖,否則,業主將會負上不遵從政府命令的法律後果。
馬頭圍道項目正進行相關的法定規劃程序,包括為期兩個月的公布期,市建局將處理收集到的意見,並連同項目相關資料呈交發展局局長考慮,獲授權進行後,市建局才可以展開業權收購的工作。該項目屬「發展項目」形式推行的重建項目,一般而言,需時大約一年多;至於以「發展計劃」形式推行的重建項目,一般需要大約2年半的時間。
市建局設有「發還修葺費用計劃」
由於距離市建局展開馬頭圍道項目收購工作仍有一段時間,韋志成希望業主趁這段期間,做好大廈維修工作,不應抱着大廈已納入重建,不做維修就可以「慳錢」、甚至拖延維修工程。市建局設有「發還修葺費用計劃」,支援在重建範圍內的大廈業主,遵從政府部門發出的法定命令,包括強制驗樓令、渠務修葺令、危險建築物命令等。計劃亦涵蓋強制驗樓、驗窗計劃、更換大廈的消防裝置等。
在過去3年,「發還修葺費用計劃」共收到約160宗申請,約六成個案可獲發特惠津貼,大部分工程涉及維修大廈外牆和更換渠管,支援在重建範圍內的業主遵辦政府發出的法定命令。
「預防性維修」資助計劃收5宗申請
另外,市建局今年4月推出全新的「預防性維修」資助計劃,資助大廈法團委聘認可人士編製「樓宇保養手冊」,協助大廈業主進行日常保養及維修;制定以10年為周期的維修保養計劃和工程開支估算,以及為保養計劃擬備合適的供款建議方案。市建局至今收到5宗申請,涉及超過4,200多個的住宅單位,涵蓋單幢樓宇和大型屋苑、樓齡由30多年的中年樓,以至接近60年樓齡的老年樓。而已遞交申請的大廈或屋苑,大部分均有參加樓宇復修資助計劃,現正進行樓宇復修工程或已經完成大維修。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