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若跟美按息升「供平過租」恐又將消失 後市還看租金走勢及人口流動|李聲揚

2024-10-26 06:00

港若跟美按息升「供平過租」恐又將消失 後市還看租金走勢及人口流動|李聲揚
港若跟美按息升「供平過租」恐又將消失 後市還看租金走勢及人口流動|李聲揚

本欄之前曾經談及樓市,提到銀行重推按揭回贈。有部份「樓市大好友」轉載筆者專欄,十分榮幸。但同時有些看淡的人,認為筆者是盲目唱好樓市。實情懂看看原文,兩堆人都有斷章取義的問題,筆者文章並非特別唱好樓市,但也不是特別看得淡。

此言一出,又會被人認為是騎牆、沒主見。網上生態,總愛聽斬釘截鐵式的評論,一是唱好恒指10萬點,一是唱淡跌到1,000點。但撫心自問,大家本身預測資產價走勢的往績,又有多可靠?亞洲金融風暴至2003「沙士」那幾年,全世界都覺得買樓是傻仔,樓價有排跌;社運和疫情前,主流看法九成都認為樓價只升不跌,新一代置業無望。

現在,當然又輪到「買樓是傻仔」論佔了主流。現實是筆者的確相信資產價格相當難預測,而買樓是很大的決定,供樓一供就二三十年,值得細心思考。筆者只有平價大西北自住樓一層,沒有其他物業(海外也沒有),也不打算換樓。是否有偏見,讀者自行判斷。

上文提到,現在當然「買樓正傻仔」論風行,樓價彷似只會跌不會升。但物極必反,樓價跌多久,跌到甚麼水平才會反彈,大家都說不準。關於樓市的負面因素,大家已聽了很多,但同一時間,有些正面因素,卻較少人討論。

首先固然是租金,筆者在早前文章已經提過,租金一直在升,難以想像樓價會一直跌。當然若租金之後轉跌,又另作別論,所以大家定必要留意租金走勢。

筆者在早前文章已經提過,租金一直在升,難以想像樓價會一直跌。當然若租金之後轉跌,又另作別論,所以大家定必要留意租金走勢。
筆者在早前文章已經提過,租金一直在升,難以想像樓價會一直跌。當然若租金之後轉跌,又另作別論,所以大家定必要留意租金走勢。

然後就引伸到另一個問題:供樓和租樓的取捨。除非寄居在父母家中(也是個可行選擇),否則一是租樓,一是供樓。坊間常提到「供平過租」,當然有一定誤導成份,也過度簡化了現實(事實上只要首期夠大,年期夠長,供就可以平過租)。但橋不怕舊,最緊要受,還是有不少人,覺得租樓是幫業主供樓。所以這個「供平過租」的指標,一直吸引不少人注意。而根據傳媒報道,現在已有不少二手成交,出現「供平過租」的情況。若情況持續,似乎會加大潛在買家的入市意慾—當然,這還要看之後樓價、租金,和按揭息口的走勢。

更有趣的是,早前瑞銀做了個內地人來港置業的報告。銀行不是做善堂,做這些報告,當然有一定推銷成份,但也值得參考。報告提到接近三成內地人,有興趣在香港買樓,百份比也在上升。當然了,有興趣不代表有能力。內地的經濟在放慢,但考慮到香港只是彈丸之地,只要有少量內地人來港買樓,很可能也足以支持樓市。正如舊文章所言,筆者傾向相信,利息甚至經濟都不是主宰樓市的關鍵因素。關鍵因素是人口流動,而只要香港仍然有人口流入(很可能是內地人),樓價應會得到支持。

最後,當然還要看政策層面。首先,繼續有中小型銀行調高按揭回贈。背後不一定是「銀行看好樓市」這樣簡單,但至少代表銀行並非不想做生意。而更重要的,是政府政策。

主宰樓市的關鍵因素是人口流動,只要仍然有人口流入,樓價應會得到支持。
主宰樓市的關鍵因素是人口流動,只要仍然有人口流入,樓價應會得到支持。

由政府開始逐步撤辣開始,大家已看到政府想穩住樓市。背後原因也很簡單:樓價反彈,或者至少止跌,有助政府解決財赤問題。近期特首李家超表示,對「強積金買樓」持開放態度,和前任政府的取態似乎不同。同樣地,前特首梁振英早前也提到,要提防房屋供過於求。

政府的取態是明顯的,而由於政府壟斷了土地供應,也能制定不同的房屋政策,政府要穩住樓市,比起要穩住股市,相對較容易。當然,政府並非萬能,後市去向,大家就應該留意兩項指標:首先是租金走勢,另外是香港的人口流動。

不過最後要提防一點:9月時美國減息0.5厘,但近期市場已開始預期美國的減息步伐或會緩慢,甚至短期不會再減息。美國當地的按揭息率,在9月美國減息後,居然是不跌反升。筆者不認為息口是最關鍵的因素,但若香港的按揭息率上升,則那些「供平過租」的個案,又會消失,這會打擊短期情緒。

還是那句:若是自住又有能力,買樓是可以的,畢竟租金也貴。但買樓投資,則筆者還是覺得不是好主意。

Patreon作者 李聲揚

相關文章:

減息未必有利樓市 李聲揚︰真正影響樓價 可能是人口流動

悲觀情緒過份誇張 樓價止跌的關鍵拐點 「租金高企可見 仍不少人願居住香港」|李聲揚

Tesla績後爆升 不可能的目標 長遠仍有希望?|晉佳

金價比特幣破頂 教曉你一件事|唐牛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