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健儿艰苦圆梦 资助须有始有终
2021-08-06 00:00香港三位乒乓女将在东京奥运击败德国队勇夺铜牌,空手道高手刘慕裳也同日摘铜,为港缔造历史,许多市民聚集商场观战,在她们得胜的一刻齐声欢呼,场面震撼。香港运动员在今届东奥至今取得一金二银二铜的空前佳绩,他们能够实现夺牌梦想绝非侥幸,而是经过多年艰苦锻炼,同样重要的,是得到父母支持和政府的资助,两者皆功不可没。但大家在狂喜之后,须认真思考一个问题:往后除了加大资助运动员培训外,还须照顾他们退役后的出路,这样才可令他们无后顾之忧,更锐意在竞技场拼搏奋战。
赢得乒赛铜牌的港将李皓晴、杜凯琹和苏慧音本来都是名校高材生,因球技出色,又热爱这项运动,中学未毕业就进入体育学院受训为全职运动员。她们的父母当年都有犹豫,觉得走这条路牺牲了事业前途,但最后都尊重子女的意愿,并全力支持,终于成就了这三名为港争光的健将。
她们的历程,与金银牌得主张家朗和何诗蓓相似,都是为了追求争胜梦想,中断学业成为职业运动员,受政府资助的体育学院给他们提供培训、比赛机会、生活支援和薪酬,当中涉及大量资源,如果没有这支持,根本没法在运动之路走下去。今次东奥有一则花絮,一名希腊举重运动员哭诉每月只领取一千五百港元,糊口也不够,闻者心酸,这报道侧面反映香港给运动员的资助算是不错。
虽然如此,政府与社会对运动员的支持仍有不足之处,一是支持的项目还未够广泛,一些较冷门种类没有涵盖;二是除了精英健将,一些二三线的运动员得不到选拔和支援,默默地放弃了理想,把潜能浪费掉。
有消息指,马会正研究将四十多亿元慈善开支,拨出更多支持体育发展,特别是精英运动员培训。有了这「水源」后,更多运动员将可转为全职,专心锻炼和比赛,向高峰进发。
即使待遇与训练得到改善,运动员还有后顾之忧,担心未来退役后,会前路茫茫,甚至陷入事业困境,这阴影多少影响他们对运动的投入感。事实上,不少运动员未完成学业便投身体育,没有学业与专业资历,欠缺在职场发展的条件。特别是一些名气较小的运动员,市场价值不高,退役后谋生更困难。
联同企业大专 助就业进修
目前体院有一个「运动员就业及教育计画」,协助他们转型或再接受高等教育,但单是这计画并不足够,政府应联同私人企业和各大专院校,给退役运动员提供适合的职位与学位,同时推动体育产业发展,以创造更多与体育有关的工作机会,让运动员退役后,可继续在事业上创佳绩。
有报道说,马会中人指出,支持运动员应包括四个阶段,即选拔、训练、比赛、退役出路。这说法很对,资助香港健儿须有始有终,他们才会全心全意奋勇向前。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