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思而行|冬奥外交

2022-02-17 00:00

北京冬奥政治多于运动,大煞风景。这是一场中美脱鈎后的大国竞赛,与○八京奥差天共地,国际关系变了几番。官方续打人权牌,西方批评中国生产涉嫌强逼劳动的新疆棉,针对维吾尔族设立所谓的再教育营,压逼香港的集会自由、言论自由与民主空间。民间则打环境牌,关注人造雪的耗水用电和令选手受伤的风险。用工业园旧址重建的滑雪大跳台,本是节俭办奥的典范,却被轻蔑为乌烟瘴气的核电厂。彭帅在观众席低调现身,才助北京在国际镁光灯底下拆弹,瓦解禁锢传闻。
政治不应绑架体育

利用奥运借题发挥有很多种方法,一个国家可以全面拒绝运动员、官员和观众出席;运动员可以在奥运村示威抗议,或者在获奖时向传媒陈述政见;议员和社运人士可以持续施压,向奥委会要求更换主办国,或者向企业要求改变赞助计画。华盛顿的政府人员亲抵北京,提供领事服务,却不视为官方代表,无疑是最无关痛痒的外交杯葛。英语盟友包括英国、澳洲、加拿大和苏格兰跟随抵制,违背「一中」原则的立陶宛、支持香港流亡政客的丹麦、与中国有边境冲突的印度也不派官员出席。

奥运精神是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各国的体育精英刻苦训练,一心一意为在比赛中达致最佳表现,挑战人类极限。正如捷克总统勉励健儿,奥运会少了几位政治巨头,也不会有甚么事情发生。而当政治绑架体育,受累的往往是运动员。金牌得主谷爱凌卷入国籍风波,实属不幸。若有违参赛规则,理应受到处分,但政治争端的火头不应盖过体育竞技的汗水。她说得好,运动应当用来团结世人而不是分裂彼此。
外交杯葛无助缓解冲突

这场国际体育盛事是国与国沟通的契机,把握得好有助缓和紧张关系。上届平昌冬奥,南北韩代表同持两韩「统一旗」进场,又共组女子冰上曲棍球联队,为朝鲜半岛和解露出曙光。日韩两国近年交恶,从二战遗留的历史纠纷,海上部队的军事摩擦,蔓延至互相抵制的贸易战争。本来有望于去年的东京奥运破冰,可惜临近运动会之际,一张地图触发领土问题,白白错失修补关系的机会。西方政要一直提倡以对话和沟通缓解冲突,怎么来到北京冬奥却自打嘴巴,认为外交杯葛可以化解纷争?

奥运会展现综合国力的文明风采,二○○八年北京奥运标志着中国踏入世界舞台崭露头角,处处透露大国气息,二○二二年北京冬奥则象徵了中国跻身世界领袖坦然无惧,参与制定环球规则。相比冷战时期抵制莫斯科奥运,超过六十个国家响应,今次的杯葛行动虚有其表,美国大不如前的号召力再次露底。中国克服新冠疫情、经济代价、气候限制和外交压力,无所动摇地举行一场全球盛会。谁用政治玷污奥运精神,谁在传递奥林匹克圣火?
潘学智
民主思路联席召集人(研究)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