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经时事分析|ESG投资冒起 但有可靠的评级标准吗?

2022-02-28 00:00

政府首次发行的绿色零售债券,在严峻疫情下煞停认购,虽然重新发售的日期未定,但其与通胀挂鈎、保证至少两厘的息率,预料不难获得市民青睐。刚发表的《财政预算案》也预告,下一财政年度将继续发行零售绿债,金额不少于一百亿元。问题是,市民如何知道自己的投资,真的有利环保?

投资绿债是否就等同为环保出力,坊间向有争议。虽然政府是次发行零售绿债,已表明会每年就资金的分配情况和绿色项目的预期环境效益,提供资讯。但政府若要推动可持续金融发展,除了亲自推出让人放心投资的产品,也需要提升投资者对其他市场产品的信心。
关乎回报与风险  投资兼顾ESG因素 

绿色和可持续金融近年大行其道,许多投资者寻找投资项目时,都会关心项目在环境、社会及管治(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的表现,甚或参考ESG评级机构的评分,协助他们作出决定。只是坊间评级机构众多,它们对同一企业的评分,又可以有颇大差距。这不止影响投资者判断,也不利可持续金融发展。

可持续投资的关键,是投资时考虑与可持续概念相关的非财务因素,而ESG投资,则是指在评估一家公司或一个投资项目时,需要同时考虑重要的财务和ESG因素。毕竟投资回报和风险,与非财务因素也有密切关系,例如气候变化造成的恶劣天气,会影响资源供应、产能、供应链,导致营运和维修成本上涨,不利资产价值和投资回报。

近年,ESG投资已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在二一年,联合国支持的《负责任投资原则》,已经有三千八百二十六名签署成员,包括负责管理香港外汇基金投资的金融管理局——承诺将ESG因素融入他们的投资决定。这些成员管理的资产,价值达一百二十一点三万亿美元,规模之大,足以影响每一个投资者。
分析考工夫  评级机构应运生

要了解投资项目的ESG表现,企业的信息披露是重要一环。香港政府近年致力发展可持续金融,其中一项工作,正是推动企业披露ESG资讯。由香港金融管理局和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共同领导的绿色和可持续金融跨机构督导小组,已宣布在二五年或之前,在相关行业强制实施气候相关信息披露,而该等披露须符合气候相关财务披露工作小组(TCFD)的建议;香港交易所去年亦刊发指引,协助发行人按TCFD的建议,汇报气候信息。

不过,相对已经有一致标准的财务报告,ESG表现的披露准则,现在仍处于发展初期,各地监管机构的要求亦各异,部分更让董事局可决定是否披露和披露甚么内容,令投资者难以取得可比较的资讯。

以上问题,正好为ESG评级创造市场空间。事实上,由于依照ESG评级投资的互惠基金能够吸引大量资金,已有愈来愈多投资者依赖评级机构,为企业的ESG表现进行评估。

然而,ESG评级也有标准不一的问题。因为ESG表现的好坏,并无十分清晰的定义,相当视乎评级机构的诠释,加上各地对企业的ESG信息披露有不同要求,使评级机构在搜集资讯和报告准则上,都需要各师各法。
研究:评级机构评分有重大分歧

企业披露ESG信息的准则不一,评级机构的评估方式又各异,评分出现差距,是意料中事,关键是这些差距是否大得不能接受。为此,麻省理工学院史隆管理学院的Florian Berg和Roberto Rigobon,以及和苏黎世大学的Julian Kölbel,曾进行相关研究。

他们就六家广受认可的ESG评级机构(KLD、Sustainalytics、Moody's ESG、Refinitiv、MSCI和S&P Global)的ESG评分进行分析,发现各机构的ESG评分,平均的相关性为零点五四(愈接近一代表愈一致),反映有重大分歧。以分项计算,评级机构之间对管治的评价分歧最大,平均相关性只有零点二,其次为社会(零点三)和环境(零点五三)。
缺可靠及可比资讯不利发展

评分的明显差距,可衍生多个问题,包括令外界难以评估企业、基金和投资组合的ESG表现,窒碍市场为企业的ESG表现定价;企业会因此缺乏动力为ESG作出投资,也难以将管理人员的薪金与企业的ESG表现挂鈎;研究人员自然亦无法藉评级机构的评分,作出可靠的研究。

由此可见,具公信力的参考工具,是发展可持续金融不可或缺的一环。要对症下药,便要了解各评级机构的评分机制,是如何导致彼此的差距。智经将另文再谈。
(全文见智经研究中心网页:www.bauhinia.org)
智经研究中心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