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对新一届特区政府施政的一些建议
2022-08-11 00:00
根据李家超特首在竞选时发表的政纲,我们认为特区政府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需要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包括:一、防疫抗疫;二、通关;三、居住挤逼。
检视引进新冠口服特效药
缩短检疫期 方舱作闭环管理驿站
大致可以分为与内地通关及国际通关。由于香港是一个国际城市,其他国家大多数的抗疫目标是与病毒共存,若果香港接受外国旅客可以毋须隔离入境的话,便很难做到动态清零。然而,内地的抗疫目标是动态清零;若果香港不能清零,就永远不能免隔离通关。在与国际交流接轨及动态清零之间,两者不可兼得,我们只能作出选择。我们认为香港是一个国际城巿,有大量旅客从外地来港,要做到动态清零非常困难。然而,需要出入内地的香港市民无可避免必定要有被隔离的心理准备。在这个先决的条件下,特区政府应尽量针对如何协助需要与内地通关的旅客,包括缩短隔离日数,以及隔离期间检疫酒店的安排及使费。针对需要检疫通关的旅客大量的投诉,预订两地检疫酒店的难度非常高,酒店的使费也不便宜,我们建议利用空置的方舱医院,作为一个闭环式管理的「驿站」,所有要进出内地海关的旅客,集中在现时空置的方舱医院里面隔离,等隔离期间完结后,检测样本为阴性的旅客,可以将手机内的安心出行码直接转为内地的健康码,这样,过海关时就毋须在关口再作检测。
建临时居住单位 改善劏房挤逼
我们认为香港地少人多,在个别单位内,再分租给其他三房客,是由来已久的安排。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更有一屋七十二家房客的故事。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香港的经济发展比较好,市民对于个人私隐的要求提高了,才有劏房户的出现。根据一些资料显示,现时居住在劏房的家庭,大约有十多万户,三十万人,特区政府没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兴建这么多的居住单位来安置他们。然而,我们认为只要有大约八万至八万五个临时居住单位,能够安置大约一半的劏房户的话,劏房户的挤逼居住环境就能够改善;根据供求问题,仍居住在劏房的居民,租金方面应该可以得到大幅调低,居往的面积也可以得到倍增。如何兴建这八万至八万五个临时过渡性房屋,以及如何整体改善公屋及私屋不足的问题,我们认为要分短、中、长綫来处理土地供应问题。
首先,从长綫解决方案,我们认为应该以「明日大屿」作为一个目标,但要因应香港的财力,量力而为,按部就班地觅地及平整地盘,作为长綫的土地储备。
中綫方面,我们认为应该在新界北面加快发展北部都会区,修改现时的土地政策,增加及加快土地徵收的程序;在建造方面,尽量使用创新技术及管理方法;多采用组装预制件,加快楼宇的兴建过程。
最后短綫方面,我们建议特区政府尽量多建一些临时性的「过渡性房屋」,由于这类房屋是临时性的,所以在用地方面,毋须经过环境评估,这就能加快收集土地的程序,也可以考虑一些绿化带及郊野公园的边陲地带,亦可向个别私人租借一些荒废的棕地,再加上特区政府现有的棕地,合成一些较大的地盘,然后兴建一些临时性的过渡性房屋,再加上一些交通配套设施,和便宜的租金,吸引劏房户们自愿搬入这些过渡性房屋。
不过,我们也同时考虑到所有的公营出租房屋和我们现时建议的过渡性房屋,租金收入不要说收回建造成本,就连管理及维修的成本都未能达到自给自足,仍需要政府从居者有其屋的计画中的盈馀补贴出来,愈是多建造这类房屋,对政府的经常性支出所造成的包袱则愈大;所以我们也建议特区政府适当地调整一下公共房屋和居者有其屋的比例,让现时居住在公屋,有能力的住户可以考虑购入居屋,以让出公屋单位给予名册上的轮候者。
严建平、张仁康、张顺华
香港建设管理交流中心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