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应对生态失衡 不能见步行步

2023-01-17 00:00

香港近年野猪为患,原因之一是有少数市民「爱心爆棚」,走到山边将野猪当作宠物喂饲,令到愈来愈多野猪变得不怕人类,不时走出市区觅食,对居民及郊游人士造成滋扰,以至发生多宗袭击伤人个案。政府因而提出修例,将禁止喂饲野生动物的范围,由原来的几个指定区域,扩展至覆盖全个香港。

其实市民喂饲只是近因,底因是香港的野猪已全无天敌,形成过度繁殖及生态失衡。香港曾有老虎出没,但最后一次发现虎踪已是七十多年前的事。港府其后成立野猪狩猎队,希望代替老虎控制野猪数目,但不知何解,当局在毫无谘询之下,于二○一九年突然将所有野猪狩猎队解散,令问题变本加厉。

渔护署在一七年推行野猪避孕绝育计画,当时已有不少专家及议员质疑其成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结果事实证明该计画完全失败,但署方花了多年时间,才恢复猎杀野猪的政策。可能又碍于有些所谓的「爱护动物」人士反对,猎杀行动仅偶尔为之,远远追不上野猪的繁殖速度,亦缺乏明确的控制野猪数目和活动范围目标。
禁喂令不涵盖野鸽猫狗

与多年前的马骝为患问题一样,政府应对野猪问题只懂见步行步,「逼到埋身先做」,缺乏积极性、前瞻性和周详计画。在速度方面,亦如同政府的其他许多政策和计画,研究要三年、测试要三年、修改法例又用多三年,期间香港的野猪数目不知又翻了几番。

更令人不解的是,今次「禁喂令」的涵盖范围,原来并不包括野鸽和流浪猫狗,因为该等动物在法律上被归类为「驯化类动物」,即使实际上是在野外出生,也不算是「野生动物」。部分市民在市区喂饲野鸽,导致其过度繁殖,造成日益严重的环境及公共衞生问题,同样并非在近几年才出现,为何不趁今次修例一并禁止呢?官员推说会在下一次修例处理,是否要市民等多三年又三年呢?

除了非法及不恰当的喂饲,部分市民还会因宗教或无力喂养等理由,将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种类动物,在香港野外胡乱放生。很多时候,有关动物都会因缺乏觅食能力或不适应香港环境而死亡,放生变成杀生。若有关动物侥幸能够存活,甚至落地生根,也未必是好事,因为可能会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危害某些本地物种以至威胁人类。政府多年来对有关问题若非视而不见,便是束手无策,令商业放生活动日益猖獗,愈来愈多可能威胁本地生态的「另类宠物」被人任意输入和贩卖。

随着旧有的环境局重组及易名为「环境及生态局」,笔者期望局方能够积极行事,不再遇难避事,更加快速、有效地应对香港各种生态失衡问题。
谢伟铨
立法会建筑、测量、都市规划及园境界议员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