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迷手机子女双倍奉「玩」
2024-01-15 00:00现今世代在学习和消遣均离不开网络,不少小学生也拥有自己的电子产品,衍生过度使用问题。有调查发现,受访小学生在学习时间以外,日均使用4至6小时电子产品,较衞生署建议超标最多两倍。且「身教效应」明显,当家长花越多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子女使用时间也会倍增。另过半数家长认同子女每日使用电子产品时间过长,但7成人仍认为用电子产品有助孩子「放松」;另近四分一人指,允许子女使用是为争取「让自己有私人空间」。
本港在疫情期间广泛上网课,促进幼童使用电子产品的习惯。为探讨最新情况,香港基督教女青年会在去年7月至10月,以问卷访问约773名小学生的父母、祖父母及监护人,结果发现小学生在学习时间以外,日均仍花4小时看电视、用手机或平板电脑,且假日使用时间更长,平均达6小时,除较其家长多出1至2小时,亦远高于衞生署建议的「小学生每天不应花多于2小时使用电子产品作娱乐用途」的指标。另调查发现,逾8成受访小学生最常用电子产品「观看网络影片」,逾6成人更直言「用来打机」。
24.5%家长用电子奶嘴换me time
对如何避免孩子过度使用,逾8成家长会通过监控系统控制子女使用时间,也会预先提醒孩子何时要停止使用。惟当小孩屡劝不改,不少人倾向采用强硬手段处理,当中过半数家长指会「没收电子产品」,3成人更会出言「责骂孩子」,更有约2成人会选择「关Wi-Fi」令小孩无法上网。仅少数家长表示,会通过「提醒」或「协商」解决问题。事实上,超过一半受访家长坦言,过去3个月曾因使用电子产品问题,爆发亲子冲突。
宜多花心思组织家庭活动
女青总主任(青年及社区服务)郭义聪指,数据反映家长用电子产品的习惯,对子女有密切影响,若不想孩子沉迷「打机睇片」,家长也要以身作则,减少通过电子产品消磨时间,而应多花心思组织家庭活动,从而强化亲子关系。他续指,为避免「电子奶嘴」现象,家长应改用图书或益智玩具给孩子解闷,避免过早让幼童接触太多电子产品。
现实生活缺乏部分满足感
香港情绪健康学会创会会长林美玲表示,小孩所以会沉迷电子产品,主因是在现实生活中缺乏「部分满足感」。如因人际关系不好、学习成绩难以达标而感失落,「而电子产品多节奏快、具动感,且可予人即时奖励,对学生吸引力尤高,故容易沉迷。」她建议家长,应针对小孩在现实中的缺失感,作出针对性调整,且要逐步协商缩减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同时家长也要减少在孩子面对使用电子产品,避免有样学样。」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