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式】生生互评 促进学与教

2021-05-11 11:30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执笔之际,今届文凭试已经开考。在应届通识考试中,师生不难发现,不少题型例如:数据分析题、解释原因、阐述政策推行的困难等等,凡此种种,都是过往历届试题的一些常见问法。

的确,在执教通识的经验之中,笔者经常发现学生答题时的扣题意识,以至推论薄弱的难点。坦言,以往笔者会在批改学生功课后,派发参考范文供学生察阅,但学生在答题意识上的进步,成效不太显著。然而,早前笔者在课堂中,加入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评功课环节,即是所有学生在交功课给我批改前,都要先由同班同学用三色原子笔(蓝色、红色、黑色)「批改」一次,施教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先用蓝色原子笔,画下扣题的句子;再用红色原子笔,画下概念化的分析部分;之后用黑色原子笔,画下推论的结构。

通过学生与学生互评功课的环节,笔者察觉学生整体在通识答题,以及扣题的意识上,渐渐提高。笔者亦发现,学生甚至会向同侪指出:「你又忘记了写主题句」、「你又忘记了兼论」,这种良性的学生互动风气,彷佛令班上每位学生,形成一种无形的推动力,那符合Bloom's Taxonomy所强调的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鉴、创意之学习进程。

的确,或许很多时候,老师往往会在批改学生功课后,再发还予他们做改正。但这种模式,往往将评鉴的重心全部放在教师身上,令学生犹如填鸭般,根据指示作出改正,进步效果不太显著。然而,通过以上的学生互相批改方式,却令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彼此的论文,这不但能够进一步增加学生对答题的认知,同时亦有助他们从不同学习者的观点中,加而思考其理据,甚至找出对方理据的不足之处,从中有助提高学生实践《学会学习——课程发展路向》中的明辨性思考能力。值得留意的是,笔者察觉学生在进行互评时,多了发问来促进互动,从中亦能深化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说到底,教育理应不止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与学生一起成长。有时候,只要教师适时「放手」,与学生在学习路上同行,相信定必可以促进学与教。

电邮:[email protected]

潘晨健
作者为现职中学通识及中史科教师。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5月11日教育版专栏「 学与教」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