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讯|学者聚首探讨于中学视艺科教授中国艺术是否可行
2021-11-11 16:19
香港艺术教育旨在培养美感触觉和文化意识,然而中国书画于中学阶段的教育中并不常见,除了香港教育局的政策外,艺术教师的专业培训、香港艺术教育的多元文化发展意向等亦不容忽视。香港中文大学艺术文学硕士课程就相关课题,于10月30日举办「在中学视艺科教授中国艺术是否可行?」为题的讲座,由中大艺术文学硕士课程总监谭伟平副教授主持,来自教育界的嘉宾,包括梁崇任、陶淑慧、刘莹及邓国荣应邀出席,并以不同角度就教学方法、资源、考试制度等方面作出交流分享,冀望与会者从中得到启发。
敎授课题受时间限制
邓国荣现为中学视觉艺术科老师,从事美术教育至今27年,为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学士及硕士毕业。邓老师为引发学生对学习中国艺术的兴趣,课程内容涉猎中国艺术不同类别,除了书法、水墨画,还教授篆刻,并在中国画中加入不同元素。他坦言,学习中国艺术需要花上很多时间,然而中学的视觉艺术科课程,每星期共有两堂,还要包括教授其他媒介,敎授的课题受时间所限,若能够增加教学时数,无疑可以让学生学得更精更深入。
紧贴艺术发展趋势
香港教育大学文化与创意艺术学系讲师刘莹手执教鞭二十多年,相信艺术和教育当以人为本。刘莹提到不少教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未有涉猎到中国画,所以都是由零开始学习,其中只有一选修科教授中国书画课,除了基础训练外,也引入生活题材,讲求多元尝试,鼓励学生了解艺术发展的趋势;课程还包括设计教学方案,在有限的课时内要达到以上的目标。她又指出,前线老师反映课室管理问题是其中令他们却步的原因,如墨汁打翻所带来的麻烦;她更分享过往教授小学生的经验,「初小教画小鸟,头半圆、嘴半圆、身半圆、翼两笔,便完成;高小用麦克笔勾线,再用淡墨晕染,便有水墨效果。当老师掌握到水墨技巧及书画运笔,日后课堂教授其实不难。」
传授高效学习书法技巧
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助理教授陶淑慧先后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和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取得书法、篆刻创作方面的文学学士和艺术硕士,后又于艺术系获得中国艺术史的哲学博士学位。她指出,书法基础是中大艺术系四年本科课程的必修课,学生在一个学期十三周内要学习不同书体,对于从未学习书法的学生是一个很大挑战,不过,她相信只要教晓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便能够在短时间掌握到技巧,当有成就感,学生自然产生动力继续学下去,「首先我会从执笔开始教起,然后学习基本点画用笔,进而学习『字』的结构及章法处理,重点是教授学生对每个部分的细节要清楚了解,跟着教授读帖和临写古人的经典碑帖;事实上,现今的学生都很聪明,当教晓他们个中的重点,再配合录像,在家多练学,短时间写出具水准的书法并非不可能。」
「课时」不足影响教授中国艺术
香港美术教育协会副会长、玫瑰岗中学艺术教育发展总监梁崇任提到中国书画在中小学发展的现况,从该会过去举办的活动中发现,中国画班较受小朋友及家长欢迎,反而中学生参与度较低。他续说,小学发展中国书画课程比较参差,师资是其中一个问题,在小学资源缺乏下,该会扮演救火员角色,不时举办中国书画短期课程,供有需要的小学老师参加。另外,他提到面对学校「课时」问题,中学视艺科老师作出取舍时,很自然选取自己擅长的艺术专业,在没有规范下,同工自由度大,很多都不会选择中国书画,这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考试制度不利中国艺术媒介
此外,多位讲者认为公开考试制度,令老师、学生不得不向现实低头。邓国荣直言:「公开试的题目明显地不利于中国艺术媒介,令学生难以发挥,此情况下,为学生着想,我们的高中视艺科没有提供中国艺术媒介。」梁崇任说,公开考试现场考卷有两种,绘画及设计,现实是较难将设计放在中国画上;刘莹亦指出,中国画在构图方面较难用传统西画作评分准则,所以评分老师不敢评高分或低分,这也是学校老师不建议学生选择中国画应考的原因。
总的来说,在中学教授中国书画是否可行?看几位讲者已在不同岗位中实践,需要的是在师资、课时及课程程度整体上的配合,还有调整现有的考试制度。谭伟平副教授希望透过是次讲座,唤起处理中小学艺术教育决策者由上而下的关注,而艺术教师仝人也可从下而上作不同的尝试,大家以积极的态度理解可行性,回到各自岗位继续发挥力量。
讲座重温:「在中学视艺科教授中国艺术是否可行?」
中大艺术文学硕士(兼读制)- 网上课程谘询会 日期:2021年12月4日(星期六) 时间:下午3:00 型式: 网上Zoom 讲座 谘询会报名 课程资讯 |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