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教师身教言传 从生活推国民教育 星岛集团主办 讲者綫上分享

2023-06-23 12:11

国民教育已成为中小学课程不可缺少的一环,透过家校合作,可深化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增强民族观念、情感及国民身分认同。星岛新闻集团上周六举行的「国民教育」綫上教育讲座,邀请了范徐丽泰、刘佩琼教授及李浩然议员作分享,包括国民教育现时实行情况、中国特色现代化的中华文化内涵、吁同学做守法小公民等。三位讲者其后接受访问时,提到要推广国民教育,教师和家长应做好身教,亦可从生活入手,善用坊间资源,让学生认识中国文化。采访:本报记者摄影:蔡建新 部分图片:星岛图片库

还有大约个多星期,香港回归祖国便踏入第26年。就近年国民教育已成中小学课程不可缺少的一环,《星岛日报》、《星岛学习平台》和《星岛教育》,特别在上周六合办「国民教育」綫上教育讲座,以「在学校推动国民教育 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认同感」为主题,邀请3位嘉宾讲者,就不同讲题,跟中、小学校长、教师和家长作分享。

是次的3位嘉宾,对推行国民教育课程都有深入研究,其中励进教育中心理事会主席、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及原香港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先就「国民教育现时实行情况,透过家校合作加强课程效益」,冀望给教师一些推广国民教育课程的建议。


首要认同自己是中国人

范徐丽泰表示,要推行国民教育,首要就是让学生接受自己是中国人,学校可透过唱国歌、升国旗等仪式,提升学生对国民身分的认同;此外,让学生透过学习中国历史,尤其这百年以来的近代史,认识国家如何发展,体会「弱国无外交」后,愿意努力让国家强盛之馀,亦不会欺凌弱小。

另外,亦要助学生欣赏5000年来的中国文化,包括学习诗词歌赋,品尝琴棋书画等,「一方面助他们陶冶性情,又可增加学生文采,从而认同中国人的价值观。」

当了解国家的过去,就要认识国家的现在。范徐丽泰建议教师和家长,可让年轻人走入内地,亲身体验国家的进步。「当有了这些基础后,年轻人就很自然地,觉得有需要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最后,愿意为提升国民生活水平及前景而努力。」

从了解逐渐到认同,亦由于认同,在情感上愿意为国家和人民做事,至少不会去做破坏国家名誉的事。


多处走访认识祖国发展

要推动国民教育,助青少年了解中华民族,范徐丽泰指坊间也有很多资源,例如带小朋友去欣赏香港的历史古迹,例如中山径、城寨公园、罗家大屋等;亦可到故宫博物馆、西九戏曲中心、M+博物馆等,感受中国文化;若带小学生或子女到内地游玩,去看历史文物之馀,亦可看现代建设。

另外,一些网上资源,例如The China Current,有大量关于今日中国的短片;励进教育中心网站内,亦有〈《宪法》、《基本法》和《香港国安法》〉、〈国家发展知多少〉和〈星岛集团星声讲故事〉等栏目,有助推动国民教育。

讲座完结后,范徐丽泰接受记者访问,谈到国民教育的重要性,她就形容,一个人如对自己的国家不了解、无归属感、就是无根的人,「就像一块浮萍,如有风浪来,就随风浪走;如知自己是哪个国家的国民,有根,就可站立得稳,也会和其他国民共同努力,希望能安居乐业。」


自幼加强灌输国民身分

范徐丽泰说回归近26年,其实前20年完全没有国民教育,即使学校在「七一」和「十一」升旗,不少学校都因当天是公众假期,由校工负责升旗,让学生感觉不贴身,对国民身分,甚至对国家都无认同感。及至后来发生了「反国教」、「占中」、「旺角暴乱」、19年「黑暴」事件,「当时大家才知道,原来后生仔不知道自己是中国人,也不觉得香港是中国国土,会令香港没有安定环境,百业受损,因此醒觉必须正正式式,好好地做国民教育。」

事实上,要有效推动国民教育,范徐丽泰认为教师和家长的身教很重要,「不论教师和家长,先对国家有归属感或认同后,就自然会在言行中,让学生或子女受到他们的影响。」

范徐丽泰补充,当年轻人长大了,选择不想做中国人不要紧,但小时候应先有机会让他们认识中国,亦不能在没有推动国民教育下,就指责年轻人对国家没有归属感,「我们应该公道些,先让小朋友、年轻人,认识自己的国民身分,至于他们将来是否继续做中国国民,这是他们的选择。」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