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坑莲花宫观音像 看本土宗教文化融合|根本月报

2024-12-18 12:30

从大坑莲花宫观音像 看本土宗教文化融合|根本月报
从大坑莲花宫观音像 看本土宗教文化融合|根本月报

香港大坑莲花宫(下图),始建于清朝同治二年(1863)左右,为现存港岛区最古老的观音庙,先后于1986及2014年重修。莲花宫建筑奇特,外观半八角形宝塔状,设重檐攒尖屋顶,正面的小阳台设有西洋风格的栏杆,可谓中西合璧,全港独一无二,于2017年10月24日列为法定古迹。

莲花宫既以观音为主祀,为何不以观音庙称之?1986年莲花宫重修时,华人庙宇委员会曾立碑记载。按碑文,大士(菩萨的通称,这里指观音),曾显圣于莲花石上为民解难,因建庙为名。又或因建立庙宇如莲花状,故以此为名。是否如此?年代久远,原因已难溯。但佛教及观音与莲花有密切的关系却有迹可寻。

香港大坑莲花宫
香港大坑莲花宫


佛教与莲花关系

莲花,被中国风雅之士喻为君子,所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道尽了莲花香、净、柔软、可爱的特性。因其特性,佛教往往赋予莲花庄严之义。

在敦煌莫高窟中,不乏观音尊像画一手提瓶、一手持莲(如莫278西壁龛外南侧、莫217西壁龛外北侧);或站于莲花上俯视女供养人(如莫205西壁南侧)、或坐于莲花座上说法(如莫332东壁门上),均是意态庄严,法相慈悲。为增其义,莲花宫附近街道亦以「莲花街」为名,此为佛教生活化的明证。


石神坛与木神龛

莲花宫依莲花石而建,分上下两层,主祀为观音。下层观音置于石制神坛内;上层观音则置于木制神龛。

下层主殿有一雕工细致的花岗石供枱,枱后为一观音金身像,高不足1米,坐于莲花座上,全身披上白色法衣,法衣上布满大小不一的莲花,呈粉红色,间有莲花附以青绿花托。法衣连帽子,遮盖了全身,包括手足及额头。观音像面带微笑,惟双目紧闭。像后有「慈航普渡」红色旗幡,彰显观音以慈悲普渡众生的功能。

上层观音像置于木神龛内,大小高度与下层观音像相若。观音像亦是身披莲花图样法衣,惟双手外露,右手持尘拂,左手作印契,驱逐烦恼之馀,亦有接引众生之义。法衣只盖至额头部位,面容外露,双眉弯如月,目光有神,有威严意相。

莲花宫上层(右图)及下层(左图)观音像
莲花宫上层(右图)及下层(左图)观音像


法相法衣大不同

莲花宫两尊观音像有男相及女相。上层观音像观其容貌,形态是女相无疑;下层造像鼻梁高耸,是男相之貌。敦煌盛唐以后观音像多是以女相呈现;惟中唐以前,不乏男相造像,如莫高窟158窟,观音画像明显绘有男性性徵胡须。

观音一般造像多是站在莲花上或坐于莲花座上。莲花宫观音像,一尊亦是坐在莲花座上;另一尊则为法衣所盖,无从得悉座下为何物。

莲花宫观音像有其独特之处。可先从法衣说起,法衣把观音像大部分身体盖上,这在敦煌莫高窟所有观音造像中完全未有发现;而其金身,在敦煌莫高窟观音造像中亦是缺欤。莲花宫观音像现今之造相与香港一般天后庙内的天后像甚为近似,两者均是全身披上不露手足的法衣。大坑位处铜锣湾,19世纪时是与海滨为邻,居民把观音与天后混淆也有可能。淫祀(不合礼法的祭祀)是香港本土宗教的一个特色,这可算是一例。

此外,莲花宫上层木龛内之观音像手持尘拂,与手持净瓶、柳条一般观音像大异奇趣。至于下层观音像,双目紧闭,这在观音画造像中亦是罕见的。

香港大坑莲花宫,虽以莲花为名,惟其建筑设计,主祀神灵,实为观音庙。惟由于历史及其他各种因由,观音像的造型与一般寺庙的观音造像已有差距,个中可体现部分观音的概念已与本地文化互相融合。


本栏为香港大学中国历史研究文学硕士课程同学会与《星岛日报》教育版联合出版。对原文有兴趣的读者可到港大中国历史研究文学硕士课程同学会网页下载:http://machsaa.googlepages.com

本栏欢迎院校学者投稿,分享个人学术见解及研究成果,1400字为限,查询及投稿请电邮︰[email protected]

文:香港大学中国历史研究文学硕士课程同学会会员邱国光博士

延伸阅读:

「老窦」推动的慈善和教育事业|根本月报

从咸丰到新中国:海军名宿萨镇冰与中国现代史|根本月报

从1949年10月《儿童日报》 管窥四川市民面对的时代变迁|根本月报

生活 • 是一种选择|根本月报

井冈山文化研学路线初探|根本月报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