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喉|Uber老细12.4万份机密文件曝光 捅出全球最脏交易 矛盾直指法国总统马克龙

2022-07-15 19:16

拉拢各国政要修改法律开绿灯,连法国总统马克龙都被拉下水;怂恿员工使用暴力,称「暴力能保证成功」;利用高科技,一键阻挠监管机构的检查……

很难想像,这些惊人操作,竟出自一家网约车公司。

近日,英国《卫报》披露了12.4万份Uber (Uber) 内部的机密文件。

这些档详细记录了其创始人、前Uber CEO卡兰尼克和公司高管之间的通信,时间跨度从2013年到2017年,涉及40个国家,8.3万封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对话内容。

所曝内容信息量之大,导致《卫报》不得不把这些资料分享给媒体同行。于是,全球29个国家的40多家媒体开始陆续公布Uber的猛料。

消失已久的前Uber CEO卡兰尼克,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据文档披露,卡兰尼克仅在2016年一年,就计画投入9000万美元(约7亿港元)用于公关和政府游说。

这些被游说的政客个个都是政坛「顶流」,包括时任法国经济部长(现任法国总统)马克龙、时任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时任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克罗斯、时任爱尔兰总理肯尼等人。

对此,《卫报》评论道:卡兰尼克非常善于越过市长和当地交通部门的负责人,直达权力中心。

2014年,Uber进军欧洲市场,在第一站法国就遭到计程车司机的强烈抵制。计程车司机们认为这种模式下,司机不再被视为职工,无法享受应有的福利。

 

同一时期,马克龙刚刚被任命为法国经济部长。英国广播公司认为,马克龙把Uber视为经济增长和提供就业的重要助力,「热衷于提供帮助」。

公开记录显示,马克龙和卡兰尼克只见过一次面。但实际上,两人至少见面4次。

马克龙甚至告诉Uber高管,他已经和内阁中的反对者达成了一项秘密「交易」。

其中,最吸引眼球的一个例子是Uber在法国推出UberPop业务,允许未持有专业计程车司机执照的人开私家车载客,并且收费远低于计程车行业。这项业务在法国引发巨大争议。

爱丽舍宫回应称,马克龙当时作为经济部长,「自然与服务行业过去几年已变革的公司」进行了讨论。

虽然面对重重阻力,2015年7月3日,马克龙发短信向卡兰尼克保证,已经与总理进行了会晤,总理会让「计程车司机们保持冷静」。同时,马克龙承诺,「将在下周召集大家准备修改法律」。

据彭博社报导,同一天,Uber宣布暂停UberPop服务。但仅仅几个月后,马克龙就签署了一项有利于Uber的法令,放宽对Uber司机的执照要求。

档还披露了Uber与前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尼莉·克罗斯之间的关系。

克罗斯曾打电话给荷兰高层官员,向他们施加压力,说服警方在对Uber阿姆斯特丹分部突击检查时「开绿灯」。同时,她还借著自己的人脉,为Uber和荷兰首相、总理等牵线。

但在公司内部,Uber要求员工不得对外讨论克罗斯与公司间的关系。因为欧盟规定,欧盟委员离职后,必须遵守18个月的冷静期。而克罗斯开始担任Uber的公司顾问时,才离职不久。

此外,为了平息反对的声音,卡兰尼克还向多名学者支付数10万美元(约7.8万港元),向俄罗斯、意大利和德国等地的显要人物承诺公司股份,请他们在政策辩论时支援Uber模式。

媒体调查显示,Uber曾委托谘询机构制定了一个在全球29个国家超过1850人的「利益相关者」名单。

随著这张权力之网越织越大,卡兰尼克一度「飘」了起来。

在2016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当时还是美国副总统的拜登迟到了,卡兰尼克发短信给同事说:「我让我的人告诉拜,他每迟到一分钟,他和我在一起的时间就会少一分钟。」

他甚至不把监管机构放在眼里。

为了防止警方获取公司资料,卡兰尼克让下属发明了一项名为「Kill Switch」的开关。一旦Uber的办公场所被突击检查,一键开启「Kill Switch」,就能快速切断本地设备对公司主要资料系统的访问。

早年间,卡兰尼克就常常以「斗士」的姿态出现在媒体报导中。他强调一种「原则性对抗模式」,认为「妥协的前提是在核心问题上达成共识,如果没有这个前提,就必须对抗」。

Uber档的披露,更坐实了这一点。

在Uber想打入印度市场时,卡兰尼克告诉亚洲的高管们:专注于推动增长,哪怕「火势开始燃烧」,「拥抱混乱,这意味著你正在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2016年,法国爆发大规模的计程车司机抗议活动。卡兰尼克命令法国高管反向「报复」,鼓动Uber司机也发起大规模抗议。

有高管提醒卡兰尼克说,这种行为可能导致Uber司机被暴徒袭击。卡兰尼克反驳了对方的想法,说:「这是值得的!暴力能保证成功。这些家伙必须被抵制,不是吗?」

此后,类似的剧情在意大利、比利时、西班牙、瑞士和荷兰反复上演,成了Uber解决争议的秘密武器。

在公开场合,卡兰尼克则坚称「反对Uber的人都是既得利益者」。

他说:「计程车行业和计程车司机不是一回事。司机每天要交给计程车公司150美元的份子钱,所以不是计程车司机在反对,是谁反对?是那些既得利益者,不希望我们侵蚀他们的利润。」

卡兰尼克认为自己和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有点像。汉密尔顿功勋卓著,但因为「不懂得适时沉默」树敌颇多,而卡兰尼克也喜欢出言不逊。他说,任何人都会遇到反对的声音,忍一下,适应就好了。

显然,卡兰尼克可不是一个会忍气吞声的人。他的策略是一边「背靠大树乘凉」,一边让员工拱火。

靠著这两把「杀手鐧」,短短几年时间,卡兰尼克便把这家公司拉扯成了一只全球「独角兽」。

2016年,Uber在全球58个国家的数百个城市都有业务。在2019年上市前,Uber曾拿到最高1200亿美元(约9420亿港元)的估值。

那时,卡兰尼克才40岁出头。用《赫芬顿邮报》的话说,即使在人才辈出的矽谷,卡拉尼克也是最精明的美国企业家之一。

卡兰尼克的精明,体现在他特别擅长「止损」与「止盈」上。

1976年,卡兰尼克在美国洛杉矶出生,小时候一直被视为神童,儿时理想是成为间谍。还在上高中时,他就利用暑假挨家挨户推销Cutco刀具。

1998年,他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辍学,创办多媒体搜寻引擎Scour.com。Scour.com免费为使用者提供盗版音视频,因此没过多久,就遭到全行业的起诉,索赔金额高达2500亿美元(约合1.67万亿元人民币)。

卡兰尼克决定申请破产保护,最终以100万美元(约785万港元)的价格在庭外和解。

「当时宣布破产是我的点子,宣布破产,那就不用赔钱了。」卡兰尼克得意地说。

2001年,卡兰尼克带著他的第二款产品RedSwoosh卷土重来。产品上线后,曾经诉讼他的企业也找到他购买服务。

但问题是,投资者并不看好这个业务。卡兰尼克一度处于破产边缘,最困难时,公司只剩下他和一位工程师。

折腾了好几年,RedSwoosh的业务才稍有好转。

抓住这个契机,卡兰尼克转头就将RedSwoosh卖给了全球最大的CDN服务商Akamai,售价2300万美元(约1.8亿港元)。

2010年,卡兰尼克又推出Uber。这一次,也仅仅坚持了7年,他便被逼退场。但毫无意外的是,他仍旧赚得盆满钵满。

2017年,先是Uber工程师控诉她被男上司骚扰,公司反而逼迫她转岗,这揭开了Uber「性骚扰」丑闻的冰山一角。

紧接著,卡兰尼克前女友爆料称,卡兰尼克和Uber高管曾招妓开房,拿著号码牌挑选女人。

随后,一条有关卡兰尼克的视频刷爆全网。司机Kamel抱怨Uber收费过低,卡兰尼克对其大爆粗口,称对方「把不幸都归咎于别人」。

最终,这件事以卡兰尼克辞去公司CEO职位而告一段落。

几名公司高层人员找到Uber的5家投资人,让他们「逼宫」,在2017年请卡兰尼克主动下台。

卡兰尼克曾说:「我本人非常喜欢解决问题,总是希望迎接挑战,我最喜欢艰难可怕的挑战。」

如今,面对全球媒体的狙击,不知他还能否喜欢得起来?

至于马克龙,他是得罪了谁,才被人爆出单丑闻呢?

深喉

 

原文刊于《巴士的报》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