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谈|悼郑大班

2022-08-31 11:21

郑海泉离世,各界深表惋惜。郑先生算是一个划时代的金融界人物:上世纪八十年代正值香港准备回归祖国,滙丰由半央行角色过渡至纯商业机构,郑海泉就是滙丰悉心培养的华人。官拜至滙丰控股执行董事,能晋升集团最高决策层的华人只此一人,自郑先生之后已后无来者,他才是真真正正的滙丰华人大班,现在媒体将香港区总裁也冠以大班之名,实在有滥用之嫌。

天时地利人和,要有郑海泉的能干,配合历史的契机,才成就当年的郑海泉。调转今日,外资机构还有需要扶植本地华人吗?对内地而言,还有需要郑海泉的出现,作为他们的金融市场盲公竹吗?随着一个划时代的金融界人物的离去,也要再说多一次:时代其实早已终结了。

郑海泉能在当年人才辈出的环境中突围而出,据报原因之一是他在主管研究部时,一份关于股票市场预警的报告,一九八七年的,指股市有泡沫,结果未几股市大跌,滙丰避过一劫(注:笔者现在也保留这份报告)。反观现在看滙丰报告,报喜不报忧,升市或跌市都是看好后市的习惯愈来愈明显了。

外界谈起郑先生,多数是数他在滙丰的威水史。笔者反而觉得,他在恒生的几年日子可能最有发挥。当年,恒生血统的欧肇基离任,郑海泉接任恒生副董事长,外界形容滙丰打破传统派员空降。结果,郑先生掌管恒生的几年日子,成绩一样好,恒生传统一直保留,直到近年的情况就截然不同了。恒生被滙丰化,报章标题看过好几次,估不到恒生股价也被滙丰化,更甚是跑输了滙丰。银行盛行交数文化,据闻恒生之前几名高层也招架不来,凡事按主子意愿办事,输掉的是否不只股价,而是整家老牌华资银行的品牌及良好文化。似乎,只有郑海泉及柯清辉的级数,心口才够硬、腰骨才够直,去抵御在不当时间的不合理跑数文化。

胡孟青

 

青谈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