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区选追踪—不打的舆论战怎会赢?
2019-12-04 10:55
区选过后,还有不少建制派不接受这个选举结果。我对他们说,这是一件好事,让大家认清真正的问题所在。
这次选举有百分之五十六点九选民投了反对派,百分之四十二点三选民投了建制派。其实在多个民调问及各种和示威相关的议题,已经常反映出类似的近乎六四之比的黄金分割比率。例如民调显示完全不接受暴力冲击和破坏的市民有百分之三十九点八,对暴力完全接受、理解并接受、理解但不接受的三组人共有百分之五十八点八,又是接近六比四。在民调中相信太子站内死了人的有百分之四十八,不信的有百分之二十九,其馀是不知道,将有看法的百分之七十七人群化大成百分之一百,就出现相信太子站有死人的是百分之六十二点三,不信的是百分之三十七点七,也是接近六、四之比。
所以话支持反对派和支持建制的市民大约是六、四之比,其来有自,也是香港的「大民意」。过去在区议会选举,玩法是不讲政治,讲地区服务加「蛇斋饼糭」(建制派和反对派都派),模糊了六、四大民意。但今次区选飞只黑天鹅出来,全人类都走去讲政治,按政治取向而投票,在单议席单票制下,就造成一面倒的选举结果。
过去在立法会选举,走出一批和建制派友好的「中性候选人」出来,把反对派百分之五的选票拉过,就出现所谓建制派和反对派得票百分之五十五对百分之四十五的局面,但老实讲,这也是一种「偷鸡」的结果。你看这次区选那些中间一些的政党,不少是全军尽墨,就知道在政治热度很高的环境,非蓝即黄,没有一个中间的市场。
所以要追踪区选结果的底因,要对香港的民意环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香港七百四十万人口,十八岁以上能回答民调的大约六百万人,这就是一般民调反映出来的民意。有四百一十三万登记选民,今届区议会有二百九十四万人出来投票,一百六十七万人投了反对派,一百二十四万投了建制派,说建制派多了几十万票也意义不大,因为对手增加的票数更多。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选战可以重打,建制派如果要取得区议会过半数议席,只有两方向,第一是社会降温,投票率跌到百分之五十三或以下。第二,反对派的选民中,有部份转移了。无论支持建制派或反对派的选民,都有些游离份子,我估计反对派的百分之五十六点九选民中,有百分之二十七点七是较有可能转移变成不投票/或按地区功绩投票,这「百分之二十七点七」的数字何来,皆因民调显示有百分之二十七点七「理解、但不接受暴力」的市民,他们较期望暴力示威快点完结。这批人最后没有转移,皆因第一,政府无能,没有结束旷日持久暴力示威的方法。第二,相信警方滥暴杀人。
太子站其实没有死人,但造谣者很成功,造出「黑警杀人」的印象,最好笑的是如今还在街头巷尾,马路之上,看到大量「黑警杀人」的涂鸦。日看夜看,真是不信也会变成相信。
我一直认为,抗暴要有心战室,要打舆论战。但数名港府高官私下抱怨,连他们也不明白为何不设心战室,搞到各部门各自为政,一盘散沙。这让我回想回归之前,港督肥彭为了硬搞政改,要和北京打舆论战,在港督府设心战室,成员除了肥彭外,有浑名叫「大细龟」的英国来的两个高级助理,有搞军情出身的布政司霍德,有新闻统筹专员韩新,有绰号「魔僧」的中策组组长首席顾问顾汝德等等,全部人我都领教过,个个都是超班叻人。在这种心战室监控下,假设谁够胆散播「警察在太子站杀人」的假消息,第二日等拉都可以了。
现在的政府不想、不识、不敢去打舆论战,结果就一定会输了。(卢永雄)
原文刊于《头条日报》「巴士的点评」专栏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