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科技未成形 中小型律师行却步

2020-04-21 06:38

高院本月初处理羌宗遥距聆讯。资料图片
高院本月初处理羌宗遥距聆讯。资料图片

新型肺炎疫情令法庭停摆,律师收入大减,港府拟以法律科技基金五万元补贴,助法律界以遥距聆讯形式复工。纵然法院早前已有遥距聆讯进行,惟案件不牵涉证人作供,复杂性较低,加上科技法庭数目少,业界预计遥距聆讯案件有限。再者,律师楼安装新科技系统后,将增加云端服务及网络保安等长期开支,恐成无底深潭,令中小型律师行却步。有业界直言,土地转让、订立遗嘱等非诉讼法律服务,目前需要面对面核实身分,监管机构未有网上核实身分的新指引下,添置科技硬件亦得物无所用。 记者 郭增龙 林紫晴

因应新型肺炎疫情,法庭一度暂停审讯,既令大量案件累积,亦直接影响律师工作。司法机构早前颁布指引,将使用视像会议方式遥距处理案件。本月六日,高等法院处理首宗遥距聆讯,审理一宗家事法庭上诉案。的近律师行诉讼及争议解决事务部主管关兆明有份参与案件,他指出,其律师行早已设置视像会议配备,故进行遥距聆讯时过程流畅,而对家律师行因无设置相关系统,进行遥距聆讯需花费约八千元租借器材,且只能使用一次。

须增加科技法庭数目

为协助业界配合遥距聆讯发展,政府推出法律科技基金,为五人或以下的中小型律师楼,以实报实销形式提供五万元补贴,提升其资讯科技系统,预计下月接受申请,估计将惠及约七百家律师事务所。然而,业界对政府是次资助并不受落。关兆明直言,购买及安装视像会议配备不便宜,安装后亦要确保其网络连接稳定,对小型律师事务所而言,五万元资助未必足够,「疫情为业界带来应用法律科技的契机,但若要普及使用,取决于法庭将接纳多少宗网上案件、法院有否带头应用,最基本要增加科技法庭的数目。」
此外,目前遥距聆讯在法庭应用范围亦十分有限。关兆明指出,本月初高等法院处理的两宗遥距聆讯,分别为上诉案及司法覆核案,均不牵涉证人作供,复杂性较低,「证人出庭作证时,法官会判断其反应及语气,用视像或会有所影响。」

资助仅够买视像设备

司法机构早前颁布的指引,列明遥距聆讯的技术要求。曾查阅指引的香港无科技商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容志伟表示,相关网速、影片解析度等技术要求不高,又写明审讯于两小时内完成、不用证人实时作供,毋须动用高阶的视像会议设备,「购买镜头、喇叭、米高峰等视像设备及安装,理论上五万元资助可覆盖,惟要确保聆讯顺利进行,其网络连接费用不菲。」

香港律师会创新科技委员会副主席陈晓峰,日前与科技业界商讨在律师行添置遥距聆讯软硬件设备的费用。他指出,本港有三家公司可提供一条龙服务,其中一家收费低于五万元,换言之基金可全数资助。他正与其馀两家公司商讨调低费用,增加业界选择。他建议业界把握机会添置器材,「如果业界准备好,我们就有基础要求法院研究进一步遥距聆讯的可行性。」

不过,遥距聆讯除了设置硬件的费用外,律师楼日后亦会增加系统营运费用。香港零售科技商会副会长梁伟峰指出,若要提升资讯科技设备,只是装设视像系统并不足够,中小型律师楼须将电脑升级,将客户资料库电子化,甚至将资料存于云端,短期要训练员工使用新系统,长远也须投放资金以维持网络保安。

未有网上核实身分指引

今次基金资助律师行添置设备的做法,亦令主力从事非诉讼法律服务的律师难以受惠。执业律师苏文杰指出,现时律师处理土地转让、收楼、订立遗嘱及新股上市集资等的法律服务,均要按规定先以面对面形式核实身分,才可完成具法律效力的文件。然而,最近的疫情令海外及内地的客户无法来港核实身分,即使是香港的客户,部分亦因为安全考虑,未能面对面完成核实身分的程序,「保守估计业界有一半的客人并非本地人,过去有律师楼出现确诊个案后,亦有在家工作安排,要完成程序就更加困难。」

苏文杰续说,外国有就网上核实身分制定指引,如客户须在实时遥距视像会面中,展示身分证明文件,并接受律师即时提问。他指出,本港近年发展虚拟银行后,监管机构始有「电子化认识你的客户(eKYC)」技术的讨论,最近疫症凸显本港不同专业服务均有发展eKYC的需要,「提供新指引给业界如何网上核实身分,比提供资助更重要。」

此外,港府计画六月推出「新型冠状病毒网上争议解决计画」,通过一邦国际网上仲调中心(eBRAM)提供网上争议解决服务,每件案件的索偿额须于五十万元以下,双方只需各付二百元作为登记费用。eBRAM主席陈晓峰指出,疫情将产生大量与履行合约相关的争拗,包括商户应否缴交租金,供应商未能如期付货是否毁约等争论,他认为计画既可为中小微企提供平价的法律谘询,亦可增加调解员和仲裁员的工作机会。

全文刊《星岛日报》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