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扶林水塘石桥、东华义庄、油麻地天后庙列古迹
2020-05-22 13:36
政府今日宣布,将位于薄扶林水塘内的石桥、大口环道的东华义庄,和油麻地的天后古庙及其邻接建筑物列为法定古迹。3项古迹的详细资料已上载发展局文物保育网页(www.heritage.gov.hk)。
薄扶林水塘内石桥 |
薄扶林水塘是香港首个公共水塘,于1860年建造,至1863年年底开始供水。水塘于1866至1877年间进行多次扩建。在1880年代兴建大潭水塘前,薄扶林水塘是唯一供应食水给中西区的水塘。 而石桥是薄扶林水塘现存最古老的历史构筑物之一,位于薄扶林水塘东端,上方为薄扶林水塘道,整条道路沿水塘北面行走。石桥横跨邻近山坡其中一条支流的入口。石桥由花岗石筑砌而成,并筑有典雅的半圆形拱道,以及带网状纹饰和整齐斜削围边的花岗石盖顶石。 这座石桥与另外4条位于薄扶林水塘道并已于2009年列为法定古迹的石桥,不但为水塘其他水务设施提供不可或缺的连接,亦为维修保养及游人提供所需的通道。 |
东华义庄 |
东华义庄于1899年建立,首批建筑物于1900年落成。东华义庄前身相信是位于坚尼地城牛房附近的义庄,由上环文武庙于1875年出资建成。义庄后来交由东华医院管理。1899年,政府批出大口环一幅土地重建义庄,正式命名为「东华义庄」。它是香港唯一仍然维持原有用途,作为暂存棺柩及骨殖的地方,亦见证东华三院在19至20世纪对全球华人慈善网络的贡献。 东华义庄在大口环屹立超过一个世纪,现时设有两个大堂、72间庄房、牌坊、凉亭及花园等,分别建于不同时期。虽然义庄是为慈善用途而建,设计大致上以经济实用为原则,但也可从部分建筑物中找到装饰元素。此外,由于义庄内的建筑物于不同时期兴建和修复,故反映出不同的建筑风格,包括中国传统民间建筑、现代西式建筑元素,以及糅合两者的混合建筑等。 |
油麻地天后古庙 |
位于油麻地的天后古庙及其邻接建筑物兼具祭祀、仲裁及教学等多种功能,对九龙区历史意义重大。天后古庙由水陆居民兴建,不但是当地社区重要的宗教场所,亦是当区集体文化身分的印记。天后古庙及其邻接建筑物是九龙区现存规模最大的天后庙建筑群,亦见证油麻地地貌及文化的变迁。 天后古庙是在该址首座建成的建筑物,取代原先大概于1865年由当地居民兴建的天后古庙。庙宇于1876年迁往现址,并于1878年建成。其他4座毗邻庙宇的建筑物,即公所、福德祠及两所书院,其后于1894年至1920年间分阶段落成。 在5座建筑物中,以天后古庙规模最大,装潢最巧究。古庙正面饰有前檐廊,而檐廊两边各有一个鼓台。庙宇属两进三开间清代民间建筑,两进之间设有天井。鼓台的花岗石柱底座雕工精细。前进的正脊饰有造工精巧、历史悠久的石湾陶塑。 |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