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纶指称香港山多雨多 山泥倾泻难零风险

2020-06-14 15:50

勘测组利用无人机勘察和拍摄斜坡的情况。网上图片
勘测组利用无人机勘察和拍摄斜坡的情况。网上图片

发展局局长黄伟纶在网志表示,天文台上周六凌晨发出山泥倾泻警报,生效时间长逾36小时,期间共接获27宗山泥倾泻报告。土木工程拓展署辖下土力工程处的山泥倾泻勘测组,即时审视每宗报告,并派遣多队由专业及技术人员组成的勘测队前往现场视察,调查山泥倾泻事故成因。

香港去年共有131宗山泥倾泻,较平均每年约300宗少,但在极端天气威胁下,市民切勿掉以轻心,必须保持警觉。黄伟纶指,香港山多雨水多,尤其是气候变化会带来更频繁和更强的暴雨,要做到零山泥倾泻风险几乎是不可能,市民应留意天文台发出的天气警告,在暴雨或山泥倾泻警告生效期间,更应远离斜坡,而业主亦有责任定时维修私人斜坡或挡土墙,以防患未然。

土木工程拓展署土力工程师卫卓霆说,香港的山泥倾泻大多由暴雨触发,但成因则五花八门。最常见是斜坡太斜、地质较弱或斜坡受较高地下水位影响,亦曾发现与野猪活动有关。他形容,要找出山泥倾泻发生的成因和位置,就如鉴证科查案一样,需要细心观察现场留下的证据,冷静分析,例如他们曾调查一宗「落石」(Rockfall)撃中车辆事故,同事检视了沿路数百米范围内的斜坡,才找出肇事斜坡的位置。

卫卓霆到曾发生严重滑坡的西贡西湾路,介绍山泥倾泻勘测组如何调查山泥倾泻事故的成因。网上图片
卫卓霆到曾发生严重滑坡的西贡西湾路,介绍山泥倾泻勘测组如何调查山泥倾泻事故的成因。网上图片
勘测组以有关数据拼砌一个立体数码模型,以助找出西贡西湾路山泥倾泻的原因和经过。网上图片
勘测组以有关数据拼砌一个立体数码模型,以助找出西贡西湾路山泥倾泻的原因和经过。网上图片

当勘测组找到山泥倾泻的成因后,会从斜坡安全系统及工程技术两方面提出改善建议,例如1997年,呈祥道发生大型山泥倾泻而需封闭逾3星期,勘测组其后分析相关数据,建议使用泥钉巩固斜坡,认为会较一般削坡方法更可靠,更可改善斜坡的坚韧性,减低山泥倾泻的风险。现时业界已广泛采用泥钉技术巩固陡峭及影响道路或建筑物的斜坡。

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和难以预测的暴雨,令调查和防治山泥倾泻的工作更具挑战性。卫卓霆举例说,2016年5月一场暴雨,引发西贡西湾路天然山坡的严重事故,塌下的2 100立方米泥石,堵塞进出西湾村的通道。该严重事故属深层滑坡,深度约12米,在香港并不常见。

使用泥钉技术巩固斜坡,较一般削坡方法更可靠,更可改善斜坡的坚韧性,减低山泥倾泻的风险。网上图片
使用泥钉技术巩固斜坡,较一般削坡方法更可靠,更可改善斜坡的坚韧性,减低山泥倾泻的风险。网上图片
土力工程处在曾发生山泥倾泻的西湾路斜波建筑柔性防护网,并放置提示路牌。网上图片
土力工程处在曾发生山泥倾泻的西湾路斜波建筑柔性防护网,并放置提示路牌。网上图片

当时负责调查的勘测组遇上困难。由于该天然山坡距离路面高达100米,加上天气不稳,即时派员到现场既危险又困难。然而调查工作要争分夺秒,以掌握第一手资料,否则现场的证据,如水流状况、地貌、地形会随时间而改变。为了与时间竞赛,人员应用创新科技,包括以无人机观察及拍摄山泥倾泻发生后的情况,并利用空载激光扫描及摄影测量技术收集数据,制作立体数码地形模型,有助更全面了解山泥倾泻的成因、规模和过程,以及评估再发生山泥倾泻的风险。

另一挑战是在前往事发地点进行实地勘察。西湾路山泥倾泻残痕非常陡峭,沿残痕上山并不可行,幸好当时得到民安队协助,绕路经过300-400米崎岖山路抵达现场才能顺利完成;事发时正值夏天和雨季,攀山涉水,对体能亦是一大挑战。现时该天然山坡已建筑柔性防护网,并放置了提示路牌,提醒市民远离斜坡。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