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疫下海外人才大减 三大行业加薪挖角
2021-06-29 07:14
本港失业率攀升,早前入境处拒批国泰外籍机组人员签证,外界一度忧虑本港对海外人才需求大减,入境处最新数据亦显示,各项人才计画新申请数字大减最多三分二。不过,来自金融、科技及工程的业界,却道出完全相反的结论,直言行内正面临「有工无人做」的处境,纵然雇主曾尝试全球招聘,惟疫情下不少人顾及医疗及入境限制等风险,愿意接受聘书的外国人大减,才是人才计画申请数字大减的主因。在聘请人手不足下,金融界出现疫下加薪挖角潮的怪现象,科技界则使出权宜计,容许海外人才暂时在原居地工作,待恢复通关后即办理工作签证。 记者 郭增龙 林紫晴
疫情重创香港经济,失业率今年一度攀升至百分之七点二,航空业更是重灾区,早前国泰航空一批驻港外籍机舱服务员,不获入境处续签工作签证,面临离职处境。此外,从事公关的梁小姐亦听闻,有国际学校的外籍教师,因工作签证延长申请不获批续签。网上讨论区亦流传,有学校公告称其校外籍教师被拒工作签证,原因在于香港失业率处于历史高位,而英文科不一定要由外籍教师任教。
申请入境专才人数大跌
根据入境处提供的最新数字,不难看到各项吸纳非本地人来港就业的计画,申请人数在去年开始大幅下跌。为海外专业人士而设的「一般就业政策」,申请数目由一九年逾四万五千宗,急跌至逾一万七千宗,跌幅逾六成;「输入内地人才计画」亦由一九年逾一万六千宗,跌至去年逾九千宗,跌幅达四成半,两项计画的申请数字在今年首五个月未见明显改善。同期只有「科技人才入境计画」增加五成六,由八十四人增至一百三十一人,但今年首五月则跌至二十九人(见表)。
忧虑疫情 全球招募应聘者少
就着签证申请不获批准占同年整体新申请数字的比例,「一般就业政策」及「输入内地人才计画」在一九年分别为百分之二点五及百分之二点二,两者的数字由去年起倍增,今年首五月分别为至百分六点三及百分之四。执业律师苏文杰认为,入境处会考虑相关工种是否难以在港聘请人手,如本港失业率攀升,将难以证明本地聘请员工存在难度。
不过,金融及科技业界均表示,一直积极寻求外地人才补充空缺,但疫情令招聘计画举步维艰。从事金融服务及资产管理多年的莫先生(化名)称,过去一年金融业大部分生意未受疫情打击,对人才仍有需求,惟疫情下内地专才未能中港两边走,加上他们认为内地疫情较受控,故选择回内地工作,海外专才则担心本港政治环境而离港,变相只能向本地人才招手,令业界更缺人手。他曾尝试招聘海外及内地专才,惟对方担心疫情下,来港后一至两年未能回国,「我有澳洲同事差不多两年没有抱过自己儿子。」
业界向本地人才埋手,过程亦不容易,莫先生以负责处理保单申请的职位为例,其公司以约一成三的薪酬加幅,招聘一名有经验的本地人入职,但对方三个月后即被人加薪「抢走」,后来他得知,该名员工因多次挖角,薪酬一年间增加两万元,「很多做金融的本地人惊疫情下转工,在新公司做不长,宁愿不跳槽。」金融业职缺短期内难以填补,他知悉有行内人唯有以加薪方式,让一人顶替两人的工作量。
让海外雇员原地遥距工作
疫情下招聘海外科技人才来港,需为员工支付隔离费用,对本地科企而言风险成本甚高。香港创科发展协会主席陈迪源指出,外籍员工来港隔离要三星期,公司既要出粮,又要支付酒店租金,「问题是不知道新同事会做多久,有机会来港一两个月就转工。」超越顾问集团董事廖伟强知悉,有科技公司为求及早聘请心仪海外员工,着对方先留在原居地遥距工作,待全球疫情缓和,各地恢复通关后,始安排员工申请工作签证。
向内地人才招手同样困难,陈迪源坦言,内地科创发展蓬勃,深圳等城市的薪酬待遇不错,「可支配收入不比香港差」,加上大湾区青年就业计画推出,吸引不少本地年轻人选择到内地,令本地业界更加求才若渴。他又认为,入境处的获批申请或现数字滞后,预计二一年海外专才的申请数字将进一步下降。
港倘恢复正增长 劳动人口不足
廖伟强指出,金融、资讯科技、建筑及工程等行业即使在疫情下,亦有部分工种缺乏合适人才担任,需要请求外援,预计当失业率持续下跌,企业将增加招聘海外人才,「香港的劳动人口经已见顶,未来将会掉头下跌,一旦香港恢复正增长,劳动人口一定不够。」
至于「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获批数字由一九年的过万人,下跌三成三至七千多人,今年首五月则不足一千八百人。中大工程学院副院长黄锦辉认为,社会运动及疫情下,部分学生为避疫返回内地属无可厚非,他相信疫情后数字将重回昔日水平。有大学教授亦透露,受中美紧张关系影响,有原本打算负笈欧美的内地高材生选择来港,反而令本港大学收生质素有所上升,港府须思考如何留住这批优秀人才。
《星岛日报》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