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杂志|照顾者压力爆煲以老护老严峻 暂托服务严重不足
2022-09-21 10:09
本月初中年电工不忍患癌妻子受疾病折磨烧炭杀妻案审结,令人关注本港临终服务配套,特别是对照顾者的支援。本报走访多个社福团体及前綫社工,他们均指现时本港相关服务严重不足,更不幸的是,连照顾者的数量亦未能掌握。社福界推算,本港至少有110万名照顾者,面对即将来临的人口老化高峰期,促请港府尽快制定以照顾者为本的长远政策,同时可从近年退休的人士入手推广,配合地区康健中心的服务,及早辨识高危照顾者家庭,盼双管齐下,避免悲剧重演。
记者 关英杰
继2017年八旬老翁黄国万杀害瘫痪妻子后,本港再发生另一宗涉及照顾者杀害伴侣的惨剧。香港社会服务联会总主任(家庭及社区)陈晓园指,两案均揭示照顾者长年承受无力感的残酷现实。善宁会营运总监暨赛马会善宁之家院长陈木光也说,照顾者长期面对亲人病情恶化,自己却无能为力,看不到前景下容易出现负面情绪,甚至做出极端行为,特别是中国人传统思想,认为照顾亲人天经地义,但当两者都是不同程度的长期病患长者,「即使是60岁的子女照顾80岁以上的父母,实际亦十分吃力。」
人口老化情况,按组图浏览:
全港约有112万名照顾者
社联去年进行《照顾者喘息需要研究》,发现照顾长者或残疾人士的市民出现疲惫及压力的情况严重,原因与照顾时间长、难觅暂托支援等有关。报告发现,中年组别的非在职照顾者,每周照顾时间长达96小时,更有照顾者持续照顾达16年,超过6成照顾者长期感到压力及疲累,情况较英国及美国严重。
照顾者的喜怒哀乐,往往受病者病况牵动,他们的困境,社福界人人皆知。陈晓园指,可悲的是全港有多少照顾者,当中有多少是受困扰的高危人士,现时全无统计。民间尝试整合本港须照顾长者、长期病患者及残疾人士数据,若以每人都需一人照顾作推算,全港约有112万名照顾者,但估计仍有不少隐形个案。有前綫社工指,残疾人士家庭多数已有社福机构跟进援助,相比下,「以老护老」的双老家庭面对的情况更为严峻。
4社工照顾360宗个案
19年底,杀妻的黄国万于出狱后透露案发前,不懂找社工,亦不知如何求助,并慨叹「自己的家庭人哋可以帮得几多?」事隔数年再探讨香港的变化,资深安宁服务社工梁梓敦指,现时社署有提供长者日间暂托服务,但并不足够,一般要两星期前预约,紧急暂托服务严重不足。他举例,有前綫社工须独自处理过百长者的暂托个案,期间曾接老翁致电查询,得悉无法即时为妻子安排服务,失望沮丧下挂断电话。
须尽快找出照顾者数量
善宁会也有提供「外展家居照护服务」,由外展护士定期探访病者及照顾者,若发现个案有情绪困扰,会转介社工跟进,但陈木光指个案排山倒海,现时四名护士需处理三百六十宗个案,供不应求,亦显示服务有实际需要。
本港人口老化逼在眉睫,统计处资料指,65岁及以上长者在未来20年将增加近1倍,前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曾指,到24年,60岁至64岁的人口,将有逾63万,而85岁及以上的人口,将由31年起连升20年,估计到49年将逾80万人。
今年6月,劳福局公布「香港长者及残疾人士照顾者的需要及支援顾问研究」报告,但陈晓园对港府未就制定以照顾者为本的长远政策感到失望,认为在人口老化高峰期来临前,急须制定相关政策,定义照顾者及找出照顾者数量,才能制定长远的援助方案,盼望今年的《施政报告》,会就照顾者政策、支援高危照顾者及对照顾者经济支援等有所着墨。
医护行者创办人范宁医生直言,照顾者问题不能再拖,虽然现时社署及志愿团体都有提供暂托等服务,但欠平台整合,照顾者与服务之间亦出现断层,简单如病者出院回家后的连串覆诊、上门物理治疗、送饭和家居清洁服务等,病者年迈的配偶未必懂得安排,而社区支援又是否足够,也值得深思,希望政府作出统筹。
相关新闻:
增设社区照顾队探访
梁梓敦认为,现时最大问题是未能及时接触到有负面情绪的高危照顾者,他指外国有包括医生在内的社区医疗团队,每日定时探访个案,密切监测病者情况,并了解病者与照顾者的情绪。他建议,香港考虑增设社区照顾队,安排护士定时探访目标个案家庭,当发现照顾者属高危,便即时安排病者到暂托中心,并辅导照顾者,避免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范宁医生则建议,政府应善用地区康健中心,整合社区资源及转介支援服务,同时希望当局尽快向退休人士提供医疗服务资讯,协助他们策划人生下半场,方式可以透过雇主或地区康健中心,做好基层预防工作。他又指,政府可牵头与雇主商讨安排陪诊假、复康假或临终照顾假期等,以减轻照顾者的压力。
原文刊于《星岛》每日杂志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