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研究指公众对流产成因存误解 易误将责任归因失胎父母

2022-10-03 15:43

陈凯欣指,诠释性的安慰说话反加添失胎父母的哀伤。港大图片
陈凯欣指,诠释性的安慰说话反加添失胎父母的哀伤。港大图片

香港大学一项研究发现,公众对失胎的事实普遍认识不足,对流产的成因存有误解,亦不懂得如何安慰失胎的父母。

研究团队透过社交媒体和社区网络进行招募,分析913名受访者的数据。当中,18.8%受访者表示他们或他们的伴侣曾经历流产。调查指,公众对失胎的事实认知不足,62.3%受访者并不清楚流产是指不足 24 周便死亡的婴儿。

调查亦指,受访者对流产成因存有强烈误解。92.5%受访者错误认为长期压力会导致流产,受访者亦错误认为其他生活方式会导致失胎的迷思,例如做剧烈运动(65.7%)、搬运重物件(56.8%)、吃了某些食物(49.8%)和怀孕期间的性行为(28.4%)。

结果亦显示,社会对失胎成因仍然存在迷思,容易错误将责任归因于失胎父母,用诠释性的说话安慰父母,反映有需要加强公众对生育健康的认识。调查亦问及受访者可能与失胎父母说诠释性的安慰说话,其中首三项最有机会说的安慰说话为:「至少你还有其他你爱的人」、「你会克服它的。时间治疗一切伤口」和「你还年轻,将来再有怀孕的机会」。

计划的首席研究员、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副教授和副系主任陈凯欣则指,该些诠释性的安慰说话反加添失胎父母的哀伤,因这些回应鼓励著他们忘记逝去的孩子,也忽视他们为人父母的身份与丧子的哀伤。

陈凯欣指,许多经历失胎的父母表示,他们只需要别人陪伴他们,接纳他们的哀伤、肯定他们逝去的孩子和为人父母的身份。在安慰失胎父母时,鼓励身边的人用感知性的说话,和主动的关怀,与失胎父母同行。

另外,为了让公众多些关注及支持失胎的父母,一项名谓 「沉默的爱 由我说起 - 失胎关注周」的公众教育活动将于10月进行,希望提高公众对失胎人士和父母之需求和担忧的关注度。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