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技术一次性血管瘤手术 成功25宗无死亡个案

2022-11-09 14:17

中大2020年起引入新技术,完成胸腔主动脉手术。
中大2020年起引入新技术,完成胸腔主动脉手术。

高血压患者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包括胸腔主动脉瘤,香港每年平均死亡个案达300宗。中大2020年起引入新技术,利用新型混合人造血管支架,完成亚洲一站式胸腔主动脉手术,目前25例手术中,死亡率达0%。

新技术名为E-vita Open NEO,于2020年10月引入香港。中大医学院外科学系心胸外科组名誉临床助理教授藤川拓也表示,过往病人如要处理主动脉的多段病变,先要处理升主动脉及弓主动脉的血管瘤,然后再进行第二次手术处理降主主动脉的血管瘤。

图辑可了解新技术进展:

中大指目前25例手术中,死亡率达0%。陈展棋摄
中大指目前25例手术中,死亡率达0%。陈展棋摄
新技术减少患者需要重复进行手术的次数及住院时间。陈展棋摄
新技术减少患者需要重复进行手术的次数及住院时间。陈展棋摄
黄鸿亮(左)指近年有80岁的长者,亦可完成手术。陈展棋摄
黄鸿亮(左)指近年有80岁的长者,亦可完成手术。陈展棋摄
发布会示范新手术仪器模拟。陈展棋摄
发布会示范新手术仪器模拟。陈展棋摄
新型的混合人造血管支架比过往稳定。陈展棋摄
新型的混合人造血管支架比过往稳定。陈展棋摄

新技术下可以透过一站式支架覆盖整个主动脉范围,可以于同一个手术处理所有程序,减少患者需要重复进行手术的次数及住院时间,并成功实现0死亡率,而并发症出现机会亦减少。

中大医学院外科学系心胸外科组主任黄鸿亮补充,血管瘤手术复杂,最初做第一段手术时候的死亡率可达百分之20,三分之一病人未做第二次手术已经死亡。黄鸿亮指,中大多年来陆续引入新技术,而最新技术确保支架不会缩短,可以隔绝再有血再进入血管瘤,避免复发。

黄鸿亮亦指,过往外科医生会直接前往外国取经,由海外人员实地指导,惟疫情限制了出行机会,由发明技术的德国教授,透过虚拟平台于手术过程中进行指导,结果患者的术后情况良好。

黄鸿亮指,以往65岁以上的患者不会考虑进行相关手术,不过随著手术成熟,近年有80岁的长者,亦可完成手术。团队表示,随著人口老化及进行身体检查的市民增加,因而令患上血管瘤病人上升。团队计画进行基因研究,了解较易患上血管瘤的原因。

记者:陈展棋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