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吸烟年轻人同样有肺癌风险 头痛、口齿不清 甚至或已脑转移
2023-01-16 09:30
肺癌是本港最常见的癌症,亦是本港头号「癌症杀手」,而晚期肺癌患者中,有高达四成机会「癌细胞上脑」。医学界近年研发新一代标靶药物,有效延长肺癌的无恶化存活期,减缓癌细胞脑转移情况恶化之外,亦有助预防癌细胞脑转移。
素来没有酗酒或吸烟习惯、年仅37岁的刘小姐确诊ALK型肺癌,「2017年,觉得淋巴涨大,症状持续数星期,求医并服药后仍没有消肿,于是作进一步检查,并确诊第三期B非小细胞肺癌,癌细胞扩散至附近的淋巴。」她曾服用第一代ALK抑制剂,惟出现作呕、头晕、看见闪亮等副作用;亦曾接受了电疗及化疗,目前病情尚算稳定。
临床肿瘤科专科医生刘健生医生表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较差,存活期中位数为8至10个月,出现「脑转移」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癌细胞脑转移患者可接受全脑放射治疗,惟会出现记忆力下降和认知功能障碍等副作用;患者亦可接受药物治疗,惟受制于大脑中的血脑屏障,大多数药物难以从血液渗透至大脑,增加治疗脑癌之难度。
近年相关治疗出现突破,带有ALK基因变异的非小细胞癌患者目前可接受ALK抑制剂作标靶治疗,有关抑制剂已演变至第三代,属一线药物。刘医生引述研究结果指,第三代ALK抑制剂有效突破血脑屏障,渗透药物至脑内癌细胞,并诱导显著和持久的中枢神经系统反应。此外,第三代ALK抑制剂亦能起预防脑转移作用,三年内颅内无恶化之比率超过99%。然而,有关药物有机会出现高胆固醇、高血脂和手脚麻痹等副作用。刘小姐期望,之后或可转用第三代标靶药,以减低脑转移机会。
(医疗资讯)
關鍵字
最新回应